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百一十七章 叶梦得(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四百一十七章 叶梦得(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当日下午,钟粟没有安排别的事情,叶梦得要来。

    对于这位石林居士,钟粟还是非常看重的,虽然历史上说他有攀附蔡京的嫌疑,其实并不完全这样。

    蔡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大坏蛋,他也是逐渐开始黑化的。

    实事求是地说,蔡京也是很有才华的,诗词书画都有两下子,差不多也在二流高手甚至准一流高手之列。

    可这家伙位极人臣之后立刻就变了,各种坏事随便干。

    叶梦得和蔡京有交情也是在蔡京为相之前,后来蔡京得势,谁又能料到他会是那么个货色,人果然是会变的。

    如果以此来怀疑叶梦得的人品,实在是有失公允。

    其实在蔡京得失之后,叶梦得作为蔡京的朋友,也不是处处维护蔡京的利益,他还是有着自己的独立人格。

    历史记载蔡京复相后“向所立法度已罢者复行”,而叶梦得头脑异常清晰,他明锐地感觉到,新旧党争对大宋的发展极其不利,北宋的政治生态也因此非常不好。

    虽然觉得可能会因此得罪蔡京,但他还是积极向宋徽宗进言阐述自己的意见,表明法度的废立应以是否利于国家为标准,而不应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这是一件事情,如果还不足以证明叶梦得的独立人格,后面还有。

    大观二年,蔡京“欲以童贯宣抚陕西,取青唐”,这在不少朝臣看来是大大不可取的,童贯是个什么货色,大家心知肚明。

    但不少人三缄其口,原因很简单,如果发表反对意见,后果就是得罪蔡京,蔡京一生气,后果很严重。

    叶梦得得知此事之后,毫不犹豫地强烈反对,并找到蔡京据理力争,搞得蔡京惭愧不已。

    其实叶梦得在和蔡京有交集的时段里,他并不是和蔡京沆瀣一气,很多时候都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理直气壮地发表反对意见。

    宋室南渡之后,不少文人觉得北定中原已经没有了希望,有些仅仅是自怨自艾,有些甚至放弃了自己的骨气堕落成性,但叶梦得却是异常坚定。

    国运昌隆的时候,大家都过着怡然自得的小日子,但当山河破碎的时候,总有一些人,他们会突然站出来,展现出了自己的强健精神,叶梦得就是其中一个。

    叶梦得的文学创作,也是到了中后期才更加光辉灿烂,后世评价他的词,尤其是南渡之后创作的部分,具备英雄气、狂气、逸气三种特点,这样的评价可不低。

    叶梦得不仅仅是一个词人,也是一个博学的经学家,这也是他了不起的一个地方。

    叶梦得的造访,钟粟还是充满了期待。

    对于叶梦得而言,他也觉察出了钟粟的不凡之处,所以也抱着满满的期望。

    两人见面之后,百日醉自然是重头戏,一大盘子肥瘦相间的手抓羊肉,是钟粟亲自下厨做的,另外还有各色菜肴,反正一般人吃不到。

    “叶贤弟,酒是我自己酿造的,肉是我下厨烹的,尝尝吧。”

    两人见面后,钟粟也不客套,指着还冒着热气的肉菜说道。

    叶梦得也不客气,笑笑之后立刻夹起一块带骨羊肉,三下两下吃完。

    “好手艺,羊肉此物烹调好并不容易,钟先生果然有一手。”

    “来,再尝一杯我酿制的百日醉试试。”

    钟粟说着斟慢了两个白瓷酒杯。

    “这酒杯色泽纯正,甚是不凡啊。”

    叶梦得没有急于喝酒,倒是欣赏起了钟粟的白瓷酒杯。

    “不瞒贤弟,这是从岭南专门带来的,汴京几处瓷窑也能烧制白瓷,但能达到这种成色的,也不多见。”

    “原来如此。”

    叶梦得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刚听到百日醉的名头,小生还有些小视,原来此酒猛烈而醇厚,的确是好东西。”

    两人边吃边喝,钟粟这次没有客气,把自己后世在文学史之中学到的东西一下子翻出来不少。

    尤其是宋词的一些情况,婉约词、豪放词两种流派的特色,还有对北宋一些词人的评价,甚至还有对宋词发展的预测。

    叶梦得一听,觉得自己原来比较混乱的思路一下子清晰了许多,原来大宋开国以来的这些文人的传承变化是这样的。

    终于,钟粟还是说到了“以气入词”,“以气入词”本来就是后来叶梦得词作的主要特色,钟粟一说出来,叶梦得听得目眩神驰。

    这不就是我自己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吗,没想到钟粟也想到了这里,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英雄所见略同”吗?

    叶梦得越发觉得钟粟的不可思议,这样的人世所罕见啊。

    “钟先生,如果你结庐专心治学,数十年后,恐怕不弱于‘二程’、范希文、欧阳永叔等人啊。”

    叶梦得一激动,居然把钟粟和这些猛人相提并论,钟粟觉得啼笑皆非,这可都是自己先知先觉的结果,跟真正的学问完全是两码事。

    “不不不,就算我能到这个地步,那也是只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