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病人还是学生(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病人还是学生(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短短的一小会儿,对于张窑主的请求,钟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

    他这个儿子还真不好说,弄不好还是个医痴,如果是这样,一边养病一边学医似乎也可以。

    排除身体的原因,说不定还是一个不错的学生。

    不管是利用也好,还是别的原因,钟粟觉得倒是可以帮张窑主一把。

    “张窑主,我答应你了,罗浮书院正好有医学院,那里也要收学生的。

    学医自然是为了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办医学院也是为了拯救天下病患。

    如果医学院连一个身体较差的学生都不愿意收,那我钟粟干脆不要这个医学院。

    再者说,张窑主拳拳之意,钟某未见到时已经深有所感,咱们今后还要很好地合作呢。”

    钟粟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张窑主听得非常激动。

    “小老儿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能遇到钟先生这样的大善人。

    以后再也不要说合作了,只要有什么需求,尽快开口就是。

    小老儿别的本事没有,但烧制瓷器还算有两下子,钟先生千万不要客气。”

    张窑主说得激动万分,他觉得自己终于遇到了一个愿意接受自己儿子的人,心情格外愉快。

    “张窑主客气了,你一家老小就靠瓷窑吃饭,如果钟某只是个人需求,自然不会客气,如果是官面上的合作,张窑主没有必要客气。”

    钟粟生怕张窑主领会错了自己的意思,还是解释了一番,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两者不必混为一谈。

    “行,小老儿就只听钟先生的,不知犬子什么时候可以去书院?”

    “随时都可以,这样吧,为了不耽搁公子的治疗,还是早点去好一些。

    钟某的马车是专门打制的,可能对令公子的身体会好很多,明日就用钟某的马车送公子去书院吧。”

    钟粟说完,拿过笔墨纸砚,顺手就给黄神医写了一张纸条,然后交给了张窑主。

    “令公子身体要紧,钟某就不多留你了,抓紧回家收拾东西,明天就带着这张纸条去书院找到黄神医,他只要见到纸条一定会礼遇公子的。”

    张窑主双手捧过纸条,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送走了张窑主,钟粟也有几分感慨。

    自己来大宋,虽然也干过不少救助人的事情,但都是受人所托,或者是别的原因。

    比如说为苏婉婉赎身,如果没金巧巧竭力劝说,自己未必会有那么积极。

    但现在苏婉婉对自己的回报的确不小,能够将登封基业交给苏婉婉,这真的有点不可思议。

    有时候还真不能老想着赚钱,能帮一把别人还是要帮的。

    当然面对自己的敌人,绝对不需要一丝客气。

    对敌人的仁义道德,那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张窑主回到家中后,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儿子。

    “钟先生答应你去罗浮书院,咱们准备一下,明天就出发。”

    张窑主激动地说道。

    “我不去,我哪儿也不去,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是一个废物,只会去拖累别人,让别人嫌弃。”

    这时恰好在研究一本医书,刚好在一个关键点无法突破,和自己较劲。

    听到老爹的话,立刻变得更加激动。

    张窑主的儿子叫张林,因为身体的持久折磨,现在性格也变得非常倔强,甚至有一丝孤僻。

    “林子,这个机会不容易,你可不能放弃啊。”

    “爹爹,你就别再为我的事情操心了,你是不是去求人家了?”

    “林子,这次你错了,你身体虽然不好,罗浮书院有个叫医学院的,愿意收你当学生,你去可不是去养身体的,还得帮忙制药看病。”

    张窑主总算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他觉得无论如何要说服儿子。

    “什么,他们还收学生,我还可以去那里学习医术?”

    换做平常,张林不会这么说,但刚才恰好碰到了难题,他觉得如果有这样一家专门研究医术的地方,多半对他会有一些帮助。

    “这是自然,身体得养,还得学习医术,如果你的医术学好了,也就不用求别人了。”

    张窑主对他这个儿子非常了解,说假话肯定不行,但也得讲求一些手段。

    “爹爹,以前你也是这样说的,我还是不信,我就在家呆着,那里也不去。”

    张林激动过后,马上觉得老爹很可能在忽悠他,又觉得有问题。

    张窑主本来已经看到了一丝希望,儿子似乎被自己说动了。

    可突然之间,他又变卦了,张窑主很是灰心。

    张林看到老爹灰心的样子摇了摇头。

    “对了,林子,你不是不信吗,爹爹让你看一样东西,如果还不信,那爹爹就无话可说了。”

    张窑主在灰心失望之际,突然想到手里还有一张钟粟交给他的纸条,便立刻拿出来交给了儿子。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