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七十九章 增城尉迟宅第(求月票)(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七十九章 增城尉迟宅第(求月票)(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钟粟的马车一路急行来到了增城。

    他进了城后也没有去驿馆那里,而是直接开始打听,看问来问去居然没有人知道渤海郡王府。

    开始他觉得也许是问错了人,只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

    可接着一连问了好多人,甚至还进了一处所谓的卖布料的百年老店,里面的老板居然也对渤海郡王闻所未闻。

    钟粟看着不亚于惠州的繁华增城,开始胡思乱想。

    会不会尤大官人这些人都是有目的的,尉迟宫铭也早有安排,他们根本就不在增城。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马蹄铁上的“高”字是怎么回事,总不至于是凑巧吧。

    还有一个关键点,老许当时可是说得清清楚楚,就在增城,难道这老头骗了自己。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老许并没有说谎,他说到时候的确在增城,后来又搬走了。

    可他们又会搬到哪里去呢,不会是广州吧。

    想想这尉迟宫铭也太小心谨慎了,搞这么神秘有什么意思,甚至还把“高”姓都换掉了。

    想到这里,钟粟心中一动,他既然把姓都换到了,不会是身份也一直保持神秘吧?

    虽然这完全是一种猜测,但既然已经来到增城,总不至于就这样稀里糊涂回去。

    他再次冲进这家店里。

    “年轻人,你怎么又来了,小老儿世代住在增城,对这里的高门大族都心里有数的,一定不会骗你。”

    “不,老丈,我这次不是跟你打听渤海郡王的,我也许记错了,我要找到是尉迟家,高门大族里面有个尉迟家吗?”

    钟粟在增城最后的意思希望问道。

    “你说的是尉迟宫铭大官人吗?”

    店老板惊奇地问道。

    “是是是,就是尉迟宫铭大官人,你知道他吗?”

    钟粟觉得暗夜中升起了一颗星星,总算是有了一点线索。

    店老板哈哈大笑着说道:“这个小老儿自然知道,尉迟宫铭大官人还是本店的老主顾呢?他家的布料,都是从我们这里买的。”

    “太好了,他家在什么地方,你能告诉我吗?我给你钱。”

    钟粟说完,一张一百贯的银票脱手而出。

    “年轻人,你这是干什么,你就打听个人,我怎么能随便就收你这么多钱呢?赶快收起来。”

    店老板大声说道。

    钟粟也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失态,他以前可没有这种随时炫富装的习惯。

    而且今天的这举动,甚至已经超越了炫富装的范畴,大有向神经病医院狂奔的效果。

    “老丈,我有些失态了,可能是打听到了朋友,心情有些激动。”

    钟粟连连道歉。

    “没事,尉迟宫铭大官人是你的朋友?”

    店老板惊奇的问道。

    “哦,不是不是,我跟他府中的一个杂役是朋友,现在总算打听到了,谢谢老板。”

    钟粟说完,感觉道谢后走出门去。

    今天这人丢大了,他再也没有勇气继续待下去了。

    店老板还在喊,要告诉他尉迟宫铭家的具体位置,但钟粟已经走远了。

    钟粟走了后,店老板还是很纳闷,无非就是见个朋友而已,至于这么激动吗,又不是去见想好的。

    他又有些奇怪,这渤海郡王又是谁,为什么找渤海郡王找不到,又开始找尉迟宫铭了?

    店老板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想到任何联系,便开始忙手里的事情。

    钟粟再次碰见一个人的时候,自然不会像之前那么冒失。

    又经过一番打听,钟粟了解到,尉迟宫铭家并不在闹市区,而是处于稍稍原理城中心的位置。

    想想也能理解,尉迟宫铭这种人做事低调,他不住在闹市区,多半还是因为担心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钟粟开始按照打听到的方位向东南方向走去,不久就看到了一条江,钟粟估计这就是东江。

    再走一段,一处充满年代感的大院出现在了眼前。

    钟粟绕到了正门前,上方是篆书刻写的四个大字“尉迟宅第”。

    钟粟觉得这名字也够村的,再怎么样也是增城隐形的巨土豪,为啥就不能取一个稍稍霸气侧漏一些的名字。

    低调是好事,但过分的低调,恐怕反而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尉迟家算是选了个好地方,此处走城区中心虽然有些距离,但恰好处在东江边上,属于典型的江景房。

    东江水滚滚流去,远处江岸的另一头,就是后来传说的都东莞。

    钟粟不确定东莞是不是存在继承光荣传统的意思,只是觉得这座城市给后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收回了目光,钟粟被附近的大片天地吸引,先不说别的,仅看尉迟家周边满山遍野的土地,钟粟就能够猜测到,这些财产的绝大多数都是尉迟宫铭的。

    何况他家还掌握着新塘的煤矿,虽然煤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