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一章 招投标(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一章 招投标(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钟粟现在全面投入了建厂中,有启动资金,又有官方背景,难度显然小了很多。

    铜厂的建设还带动了采煤、采铁石产业的发展。

    惠州附近的这些商贾还是很有眼光,他们很快就听说了惠州府全力办铜厂的消息,马上觉得其中有利可图,纷纷开始摩拳擦掌。

    一直以来,煤炭的销售在南方就是冷门生意,除了冶炼需要,再没别的用处。

    现在苏东坡和钟粟的住处几乎每天都有商贾来,他们都想借着采铜发一笔。

    林子大了,各种鸟都会有,这些商贾自然各有各的路子。

    这样一来,有些人开始尝试走何文运的路子,何文运自然非常高兴,他发现钱钱再次向自己招手了。

    开宝箱没自己什么事情,办厂没自己什么事情,那原材料采购难道就不能插一手吗?

    这次他是铁了心了,无论如何,要在供应商中发展几个基佬提供原材料,不拿点回扣誓不罢休。

    钟粟同样没闲着,他大概盘算了一下,能够长期提供煤炭的商贾有五家,能够提供铁砂的商贾多达七家。

    全部都纳入供应商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择优合作,至于具体怎么选择,这恐怕还得一番功夫。

    就在钟粟指导铜厂建设的时候,孙大匠神秘地将他拉到了一边。

    “钟使,有件事情老夫想跟你说说,你可得有思想准备。”

    钟粟看到孙大匠这幅样子,心里很是纳闷,他究竟想说什么。

    “你是铜厂的老人了,有什么想法尽管开口。”

    “其实我有一个猜测,前两天我听说煤商的尤大官人和铁商杨员外两个人和何知府走得很近,这里面恐怕有文章啊。”

    “哦,有这回事情?其实想想也正常啊,他们都想借机成为供货商,找何知府也可以理解。”

    “钟使,你不知道啊,这两个人不地道,之前就给我们铜厂供应国煤炭和铁器,东西不怎么样,价格还高,老夫都怀疑,这里面有文章。”

    “哦,有这回事情吗?”

    钟粟突然觉得,这里面恐怕真有文章,何文运绝不是单纯想关心炼铜事业,他之前可是对开宝箱之类的事情更感兴趣,转性的可能性恐怕不大。

    如果他真有什么想法,还得早早想好对策。

    “钟使,我总觉得,这次他们还想故伎重演,你得早做打算啊。”

    “孙大匠,你告诉我这些,就不怕被出卖吗?”

    钟粟笑着问道,他对这个孙大匠是越来越感兴趣了,敢于在议事的时候对何知府的话置若罔闻,这份勇气着实不错。

    从今天说得这些事情看来,还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手下有这样一个人也不错,很多事情可以放心地交给他去做。

    “钟使是个怎样的人,从登记造册的事情上老头子就已经看明白了。一个人深入险地,不但能够全身而退,还将一个神秘的江湖门派覆灭,

    就算先不说这个,玄兽盟没了后,留下的好东西的确不少,大件的自然不便带走,但那些细软之物,带走了还不是白带走,人都死的死跑的跑,神不知鬼不觉。

    可钟使面对这些却不为所动,如果说惠州还有一个真正做事情的人,那必定是钟使,别人我都不相信。”

    “既然孙大匠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也可以坦白地告诉你,钟粟做事从来都是上不愧天下不愧地,难得孙大匠信任,你放心,这事情就交给我了,我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办好的。”

    “好,老头子也不多说了,走了。”

    孙大匠离开后,钟粟陷入了思考。

    这个何文运,无时无刻在考虑抠钱,显然已经在向贪官的锦绣大道上一路狂奔,自己是不是需要加一把火,然后让他将自己灭了呢?

    不管要不要灭了,目前的情况又该怎么解决?

    对了,这个完全可以走竞标程序啊,供货商不是很多吗?很简单啊,谁的货物质量最好价格最便宜,自然就用谁的。

    是时候将招投标模式引入大宋了,只要一开始这么做,以后会方便很多。

    当然,在大宋这个时代,招投标也只能搞搞简化版,后世的那一套是不能照搬的。

    先不说别的,仅仅标书的制作,成本都是非常大的。

    大宋可没有打印机也没有复印机,就连活字印刷术到现在因为材料工艺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完全普及,还得靠雕版印刷,实在有些麻烦。

    至于招投标的程序,也可以尽量简化,只要能够达到效果就行。

    钟粟大概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就去找苏东坡商量,虽然他觉得苏东坡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毕竟是自己的上官。

    他将当前面临的情况和自己的大概设想讲了一遍,苏东坡半天一言不发。

    “钟老弟啊,你的想法让我想到了熙宁新法啊。”

    什么什么,钟粟这下有点犯傻了,自己预想到的情况居然没有出现,苏东坡难道真的天生顽固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