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八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百八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苏轼兄弟继续教科书式地喝断片,苏颂还是很有节制,在感觉尽兴之后果断选择了离开。

    一场酒让苏家兄弟清醒了许多,能够用钟粟的办法逃过难关,已经是万幸之喜。

    如果还想把这个作为加官进爵的依凭,还真有些不好意思,何况这里面文章太深。

    就在兄弟两人感叹人生的时候,官家突然来报,渤海郡王尉迟宫铭来了。

    两人非常吃惊,这个渤海郡王尉迟宫铭跟他们八竿子打不着,也仅仅听说有这一号人物,还从来都没见过面。

    关于他的一些故事,苏家兄弟也知道的不多,据说他本姓高,是开国功臣高怀德的后代。

    高怀德为赵匡胤的开国大将之一,算是赵匡胤的准拜把子兄弟。

    他的虽然名声比不上石守信,但论起功劳,却也非常显赫。

    加上他本来就出生将门,有拥戴赵匡胤的功劳,还帮拜把子大哥赵匡胤打败了李筠、李重进的叛乱。

    大哥半推半就穿上了黄袍,然后又夺得了江山,高怀德被封为殿前副都点检。

    挂掉后还追赠为中书令,追封渤海郡王。

    当然,他能寿终正寝,一方面跟他主动放弃兵权有关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是赵匡胤的妹夫。

    高怀德之后,他的子孙后代承袭封荫,过着低调而富有的生活,据说他的后代都擅长商贾,所以也就开始淡出了大宋官场。

    也正因为低调从商,所以爵位也一直保留。

    但到了后来,高怀德的家族却出了一个败家子,据说他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将铁器卖给了胡人。

    这种事情可不是闹着玩的,几乎等同于叛国大罪。

    这事情出来,爵位暂时弄丢了,后来经过调查,所谓的交易其实根本就没有成功,里面好像还牵涉到一些机密,算是叛国未遂。

    但事情的影响实在太恶劣,大宋朝廷也很是纠结,过了一年多,爵位还是恢复了。

    不过高家不知道是因为觉得耻辱,还是别的原因,居然改姓百里。

    当时坊间有一种说法,那就是高家本来就是春秋时百里姓的一个分支,是真是假已经无从知晓。

    这样一位长期隐遁的郡王来访,苏家兄弟自然非常意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谁知道他要干什么。

    兄弟俩和尉迟宫铭见面。

    只见尉迟宫铭虽然已经年过五旬,但目朗如星,身体强壮,龙行虎步。

    头戴一副普通的进贤冠,身穿一件稍稍显旧的蒙衫,一件鱼袋若隐若现。

    一眼看去,几乎看不出是一个商人,倒更显是一位致仕还乡的朝廷大员。

    “兵部员外郎见过郡王。”苏家兄弟知道,不管怎么,不能失了礼数。

    “苏氏一门,才名冠绝天下,今日小王能够见到,实属三生有幸。”

    尉迟宫铭也是非常谦恭地还礼。

    “东坡孤陋寡闻,只听闻百里家祖上战功彪炳,却从未谋面,真是惭愧至极。”

    对于这样的功臣之后,苏东坡自然萌生出一重敬意,平时的荒诞滑稽暂时藏了起来。

    “小王蒙祖上寸功,得以袭爵糊口,后因果种种,爵位算是勉强得保,实属惭愧。”

    尉迟宫铭倒是毫不讳言自己家的黑历史,苏东坡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更不知道怎么接话,只是一个劲儿地劝他品茶。

    尉迟宫铭确是一脸淡定,端起茶碗看看,表情立刻显得很是怪异。

    他喝了一口,脸上有浮现出了满足的笑容。

    对于这位郡王的连续变脸,苏东坡觉得很是奇怪,但马上明白了,他给郡王的恰好是钟粟的茉莉花茶,这种茶第一次喝的人,难免会有些大惊小怪。

    苏东坡正准备解释一下,没想到尉迟宫铭先说话了:“如果小王没记错的话,这难道是福建的茉莉花茶?”

    尉迟宫铭说完,苏东坡又惊又喜。

    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个低调到骨子里的郡王,居然还认识茉莉花茶。

    “是茉莉花茶没错,不过不是福建的,而是登封一位小友所制,郡王如果喝不惯,我让人换掉便是。”

    “不不不,这茶小王不但知道,以前还有幸在福建喝过一次。”

    尉迟宫铭说完,目光中带着一丝对过去的神往。

    苏东坡也是暗暗吃惊,这尉迟宫铭还是也是不简单,自己也算是很博闻了,以前也不知道这茉莉花茶。

    他不但去过福建,还喝过这种茶,倒是有些意外,看了低调终归低调,见识一点儿也不低。

    “不知郡王今日到寒舍,是有什么事情吗?”苏东坡和尉迟宫铭又闲谈了几句,还是忍不住问道。

    “怪小王考虑不周,把正事都忘了,小王此次前来,其实是想跟子瞻兄弟打听一个人。”

    “原来是这样,郡王请讲,东坡潦倒半生,谈不上建功立业,但各类朋友到不少,说不定真能打听到。”

    苏东坡越感到奇怪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