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七十一章 喜乐楼(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七十一章 喜乐楼(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喜乐楼在东市的地理位置绝对上佳,据说当年能够被崔大官人弄到手,还依仗了州府里的人。

    就连魏大官人也一度垂涎,只是发现情况不妙后才及时收手的。

    官商之间的暧昧不清自古就有,这也不是说能解决就能解决的,毕竟利益放在那里。

    崔大官人出事的实情,说不定就是保护伞被打掉后形成的链式反应,一人成仙鸡犬升天,一人倒霉裙带遭殃。

    当然到了现在这种情况下,别说魏大官人,即使那些西市的小老板,也没有兴趣接手。

    崔大官人这事太大,喜乐楼是凶楼已经实锤,事关个人运道,大家都保持着一种高度的谨慎。

    但这些情况对钟粟这样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无鬼论者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自己都莫名其妙跨越了一千年,何必在意这点,何况冲着喜乐楼的地理位置,大把的银子唾手可得。

    对于佟县令来说,喜乐楼虽然算不上烫手的山芋,但也是一块小小的心病。

    那么大一块地盘,横亘在登封城东市的繁华地段,然后开始逐步没落无人问津,县城的环境面貌也会大打折扣,弄不好还会影响到周边的商业活动。

    “钟老弟啊,你真想好了吗?我现在以老哥哥的名义提醒你,一旦接手事关个人运道,现在后悔完全来得及啊。”佟县令一再提醒道。

    “为县令大人分忧,也是我等子民的本分,小子还听说书院的地方麻烦多多,有这样一块地方,一切不都解决了。”

    钟粟神秘一笑,接着说道:“现在就看县令大人在价格上有没有什么优惠了。”

    “好说好说,这个绝对好说,书院的选址的确遇到了一些麻烦,你也知道,我登封夹在嵩山之间,好地方不多啊,喜乐楼后面就是崔家大院,现在人去院空,稍稍收拾一下,用作书院再好不过。”

    佟县令甚至担心钟粟只是心血来潮,怕他反悔,接着说道:

    “你小子还是有眼光,书院有大成至圣先师坐镇,喜乐楼有再大的煞气,也无伤大雅。

    不过你别误会,我没有别的意思,价格上绝对不会亏待你。

    还有就是既然选址已经想好了,修缮的一切费用和需要置办的家当也由登封县出,至于以后的运转就看你了。”

    “好,佟县令还是痛快,那就说定了,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钟粟知道,喜乐楼和崔家宅院现在被罚没充公,多少还有一些手续,不过手续可以慢慢办,他倒是不着急。

    钟粟发现,这次拿下喜乐楼比刚来登封还要顺利。

    喜乐楼的一切都是现成的,都不用装修,接手就可以经营。

    最主要的是,店里的大部分伙计都还在,免去了招工的麻烦。

    拿下了喜乐楼,东西两市基本被占领。

    按照原来钟粟的设想,仅靠美食店维持书院多少有些压力,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钟粟盘算了一些,摊子现在越来越大了,人事上也需要理一理。

    原来的美食店,他决定放手让顺子去管理,这是一块老根据地。

    如果喜乐楼真出现极端情况,还可以作为退守的最后一块老根据地。

    张愣子本来也是个不错的人才,但江湖气太重,适合闯荡,他觉得在登封南入口附近开一家分店,由他负责比较合适。

    小芳子是未来的女主人,自然是要掌管喜乐楼的。

    至于高汤调制这些专利,钟粟不会轻易交出去,春娘和荷姑已经久经考验,可以由小芳子逐渐交出去。

    就在钟粟谋划的时候,佟县令也在谋划。

    开办书院这个事情关涉登封全城,县衙掏钱自然是无可厚非,但县城的富户似乎也有责任。

    一场鸿门宴理所当然的摆下了,富户们虽然心中不甘,但佟县令的理由更是无懈可击。

    1.办书院是不是好事情,你们选择支持还是反对。当然是好事情,富户们只能选择支持。

    2.办书院需要自负盈亏,除了前期装修,运行全部自己解决,你们愿意吗?富户们自然没兴趣,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3.书院就办在崔家大院,前面就是喜乐楼,你们愿意吗?富户们最忌讳这个。

    4.最后一点,喜乐楼以吐血价跳楼价转手,价格不是9999贯,也不是1999贯,只需100贯,了解一下吧?富户们呆若木鸡。

    那好吧,既然如此,锤子落下,拿钱吧。

    富户们觉得这次不是来赴宴,而是来吃苍蝇,但偏偏无话可说,找不出一丝理由。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登封头条立马出现一则消息:登封县衙决定成立嵩阳分院,各大富户积极支持教育事业,纷纷抢着出钱出力,果断包揽了书馆装修以及硬件配备等相关费用。

    当然,一块功德牌坊是少不了的,排行第一的就是魏大官人。

    另外,县衙为表彰钟粟积极拥护大宋教育国策,特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