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大明从慎重开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51章 班师(第二更)(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从慎重开始 章节目录 第451章 班师(第二更)(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翌日,都察院,

    严成锦将各藩王的评定写上。

    一道人影走进值房:“吴大人,严大人,保国公班师回朝了,陛下要率百官,在城门迎接。”

    朱晖在大同胜鞑靼和女真,陛下一直记在心里。

    入冬了,打起来耗费军备极大,大明、鞑靼、女真和朝鲜,都需要休养生息。

    只是,不知朱晖的清剿情况?

    女真分为三部,建州女真,西海女真和东海女真,各自为战。

    与鞑靼联合的,是最强的建州女真,将其剿灭,残部不足为惧。

    吴宽走到严成锦跟前:“本官与你代表都察院,迎保国公。”

    严成锦来到城门前,弘治皇帝的仪仗早已准备妥当。

    朱晖骑着朱红大马,见了弘治皇帝便下了马,徒步走来。

    “臣朱晖,剿灭建州与西海女真大部,余东海女真,藏于极北江域一带,大雪封山,只能来年再征战!”

    东海女真生活在乌苏里江一带,冰寒至极,朝鲜的兵马入境,会被活活冻死。

    快要入冬了,若遇到暴雪,想回也回不来。

    严成锦虽心急,却也知道,朱晖的决策得当。

    只是,休养三个月,建州女真和西海女真的残部,怕会与东海女真联合。

    弘治皇帝爽朗大笑,连声道:“好,好,建州欺辽东百姓已久,先皇曾将他们驱逐至最北的沿河流域,可也无济于事,只看国公了。”

    朱晖望着弘治皇帝,认真道:“陛下,辽东地广人稀,即便没有女真,也会被鞑靼占据。”

    有大批百姓安居的边城,才稳定。

    若无百姓需要守卫,朝廷通常不会派重兵驻守,就算没有女真,建州的地盘,也会落到鞑靼手里。

    严成锦倒是认同保国公。

    大明就算不实行激化生育,百姓也会大刀阔斧地生,天昏地暗的生。

    缺的不是朝廷政令,而是养活子嗣的粮食。

    “保国公所言虽有理,但朕也不能贸然将百姓移至北方,那里冰雪严寒,又不能耕种……”

    弘治皇帝觉得无可奈克,侵占一大片空地,又不派百姓去永久占领,等于拱手让给鞑靼。

    严成锦思考推测种种可能,站出来一步:“陛下,让藩王前往辽东建立封国?”

    百姓不愿前往安居的原因,无非两点,没有朝廷的庇护,以及辽东冻土难以耕种。

    藩王在辽东建立封国,永世传承下去,就如同用树木稳固泥沙,辽东疆域,可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

    “此法虽有效用,可哪位藩王愿意去辽东呢?”刘健抚须反问。

    “就让藩王大计中,最后一位藩王前往辽东如何?”

    严成锦心想,藩王在封国做酒囊饭袋,还不如让他们去辽东做朝廷的堡垒。

    也算人尽其用,没白吃朝廷的大米。

    以大明的财力,建造一座城虽然吃力,却并非办不到。

    建州女真和东海女真生活的地域,是黑龙江、辽宁一带。

    这些地方,在后世,也是能生活人的。

    而如今,因为卫所制度的崩坏,导致百姓往南逃窜,远离征兵。

    “如今,藩王考核大计的最后一人是谁?”弘治皇帝问。

    百官纷纷看过来,总觉得严成锦故意为难。

    严成锦拿出藩王大计的考核总排名册,“回禀陛下,是寿王,不过,这名册的排名,会随时发生变化。”

    弘治皇帝拿过册子翻开几页,评定的名次,果然一直在发生变化。

    “将藩王封到关外,也并非史无前例,朕记得,高皇帝就曾将宁王朱权的封国,封在关外,令其镇守边疆,诸公以为,严卿家的提议如何?”

    韩文拱手作揖:“将封国封在辽东,还需给王爷建立王府,以及安置百姓。”

    “更重要的是,辽东冻土难以耕种,一向以打猎为生,大明百姓耕种娴熟,却不谙狩猎,只怕、严成锦说的,只是空谈。”谢迁点头。

    户部的官员颔首点头,辽东地幅宽广,而大明,正是对这块地没兴趣,才让给。

    他们考虑百姓的税赋问题,你打猎不种田,还怎么交税?

    后世辽东及黑龙江,不仅能住人,人口还不少,这点可以确认无疑。

    但要如何说服陛下和百官?

    严成锦仔细想了想,道:“辽东及以北之地,可种玉米,虽是一年一种,赋税不多。

    但朝廷,可将辽东设为特辖区,一年只收一次税赋。”

    种得少,还要交一样的税赋,这就鱼肉百姓了。

    在大明建立特区,独立于朝廷体制之外,特殊管理,可以打消百姓的顾虑。

    只是,此举不吝于更改祖制,不知陛下和百官,同不同意?

    “一国收两种税赋,卿家是怎么想出来的?”弘治皇帝看向严成锦。


>>>点击查看《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