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重生之黄埔卧底 > 重生之黄埔卧底目录 > 正文 第七章,孙中山去世(二)(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生之黄埔卧底 正文 第七章,孙中山去世(二)(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连日的劳累,和段祺瑞只顾自己的通知,不顾国家利益的做法,让孙中山的心里充满了激愤,两种打击下,更加加重了孙中山的病情。在1月2o日以后,孙中山先生体温居然升至摄氏41度,脉搏也开始加快,这个时候,所有的医生们都建议孙中山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在这种情况之下,孙夫人宋庆龄开始劝说孙中山同意手术,于是在1月26日的时候,孙中山住进北京协和医院。当天下午就由外科主任邵乐安为孙中山主刀,但是在手术开始以后,当把孙中山先生的右腹部切开以后后,现孙中山已经是肝癌晚期了,手术已经无法进行,只得重新缝合。在2月3日的时候,医生也将病情如实的通知了孙中山先生。据当时在孙中山被告之病情的现场的其他人后来回忆道:“孙中山听之甚为安静,而精神倍增勇敢。决计与病魔抵抗,继续接受镭治。”而且孙中山先生在第二天确实也接受了一次镭放射治疗,一共持续了48小时左右,但但是放疗没有起到任何功效。在2月17日的时候,医生通知了孙夫人宋庆龄女士,说孙中山先生现在的病情,非常的严重,西医已经没有能力治疗了。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孙夫人心急如焚,于是与其他人进行了商量以后,决定让中医来试试,于是孙中山先生于2月18日出院,移住铁狮子胡同11号。之所以没有继续回到北京饭店居住,是因为那里不方便煎熬中药,也无法让孙中山先生得到静养。

    孙先生先生在开始决定接受中医治疗以后,北京著名的中医6仲安、施今墨等人,为孙中山西安开出了多付中药让孙中山先生服用,但是病情依然不见好转。由于孙中山先生在参加革命之前是一名医生,本身也精通医术,明白当时自己的病情已恶化。但是孙中山先生以出常人的毅力强忍着病痛,不仅和病痛作着顽强的斗争。而且每天还坚持阅读各种报纸,关注着中国时局的变化,后来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实在是不能读了,还让孙夫人宋庆龄每天读给他听。他就是以顽强而乐观的态度向自己的病魔起了宣战。

    在孙中山先生兵种的期间,孙夫人宋庆龄在孙中山先生病榻前日夜服侍着自己的先生,从不离开,这个伟大的中国女人明白,现在他已经不仅仅是自己的丈夫了,他更是中国的革命领袖,国家需要他活着,所以,在那几天里面,宋庆龄几乎没有正常睡过觉。

    不仅仅是这样,全国各地人民都在关心着孙中山先生的病情,每天都有许多群众和中外记者不分昼夜围在住宅外等候消息。

    但是,认得生命在自然界的力量毕竟是渺小,你即使有着在顽强的意志,在生老病死之前也是不堪一击的,孙中山先生的病情也是每天都在恶化着,孙中山先生明白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就在3月11日上午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在孙夫人宋庆龄的搀扶之下,再由自己口述,汪精卫代为起草的“政治遗嘱《总理遗训》”、“家事遗嘱”和“致苏联政府遗书”三份文件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11日晚上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就开始陷入昏迷状态。清晨9时25分的时候,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一代伟人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在孙中山先生弥留之际,孙中山断断续续地轻声呼着“和平……奋斗……救中国”。可以说孙中山知道最后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所奋斗着。

    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马上就先在孙中山先生的驻地顾府西路第二进院北房设立灵堂,让孙中山先生的家人能够举行简短的告别仪式仪式,随后就将孙中山先生的将遗体送往协和医院施行防腐处理,并且决定在北京中央公园进行公祭。而公祭计划一推出,就遭到执政府执政的段祺瑞的反对。引为段祺瑞知道自己执政基础不稳,便担心这次群众性的追悼活动会引政治运动,从而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于是他就不准在市中心举行孙中山的追悼活动,要求他们的公祭在外城的天坛举行。当时的北京还不像现在北京,天坛已经就是在郊区了,由于天坛地处偏僻,交通也放不方便,于是于右任、李烈钧等国民党大佬们便与段祺瑞据理力争,后来还是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又与段祺瑞去反复交涉,段祺瑞才不得不让步,同意公祭在中央公园举行。

    三月十九的上午,孙中山先生灵柩就要放到公祭的地点中央公园了,早上,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由当时的国民党几位大佬级人物汪精卫、张继、宋子文、戴季陶、吴玉章等人,还有**员李大钊等,抬出协和医院的南门,经王府井、东长安街、**然后到达了社稷坛拜殿灵堂,就在孙中山闲的灵柩从医院到达追悼会地点的路上,沿途恭送的群众达十几万人。

    到达公祭的地方以后,灵柩便安放在庄严肃穆的灵堂内一座5o厘米高的榇台上,并且四周用铜栏围绕,灵柩前摆满了鲜花,上方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两边是孙先生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公祭仪式,孙夫人宋庆龄身着黑色素服率领着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孙科亲属亲自守灵。

    从3月24日开始至4月2日,举行了隆重的正式公祭和吊唁活动,短短数天内来灵堂签名吊唁者达74万之多,要知道北京当时全市人口不过2oo余万。
>>>点击查看《重生之黄埔卧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