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最强特种兵 > 三国最强特种兵目录 > 免费章节 第73章 恩威并施(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最强特种兵 免费章节 第73章 恩威并施(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刘枭心思转动,关于徐盛的处理意见,很快有了主意。他看向孔融道:“孔相,武安国和太史慈的打斗,不是什么大事儿,一笑泯恩仇嘛。至于徐盛的事情,交给我处理如何?”

    “好!”

    孔融颔首道:“我让你主持军中事宜,自然由你安排,本相不插手。”

    刘枭道:“多谢!”

    顿了顿,刘枭吩咐道:“徐盛,你冒领肉饼在先,是你违反了军纪。你领取的肉饼,本官便不追回了。然而,你犯下的过错,还得惩罚。本官杖责你十军棍,你可服气?”

    “服气!”

    徐盛心中叹息,恭敬应下。

    武安国想开口劝说,但见刘枭态度坚定,便没有再劝。毕竟,涉及到太史慈治军。如果太史慈不能做到令行禁止,就无法掌控剧县的军队。

    在武安国看来,徐盛这小子成了出头鸟,成了太史慈立威的对象。

    可惜,得挨十军棍。

    刘枭手一挥,士兵便带着徐盛去行刑。不一会儿,城楼上传出砰砰的杖责声。军棍打在徐盛的屁股上,但徐盛却一言不发,始终咬牙忍着。十军棍结束后,徐盛一瘸一拐的来了,他咬牙忍着痛楚,向孔融、刘枭等人行了礼后,才回到岗位去继续站岗。

    武安国情绪有些低落,下城楼离开了。至于孔融,根本没把徐盛的事儿放在心上。在孔融看来,不过是一个小兵而已,只要刘枭不动怒,只要刘枭继续抵挡黄巾贼就行。

    孔融很快就离开了。

    刘枭看向太史慈,吩咐道:“子义,你马上查一查徐盛的住处。不要惊动徐盛,找军中的士兵询问。”

    “卑职明白!”

    太史慈略微思索,就明白了刘枭的用意。他神色恭敬,心悦诚服的拱手道:“主公睿智。”

    刘枭道:“别拍马屁,去吧。”

    “喏!”

    太史慈转身去打探消息。

    刘枭站在城楼上,双手撑着女墙,望着黑漆漆的城外,眼中神色若有所思。惩罚徐盛,是因为徐盛违反军纪,必须处罚,否则无法维护军纪。打探徐盛的住处,是准备去探望一番,以安抚徐盛,毕竟得考虑人,不能太过严苛。

    恩威并施,方是王道。

    孔融不在乎徐盛,刘枭却在乎。他现在的身份,要收徐盛正合适。收一个未来的名将,再好好培养一番,将来就能独挡一面。

    一刻钟后,太史慈回来了。

    太史慈抱拳行礼,道:“主公,徐盛的住处已经打探清楚。只是我们初来乍到,不清楚城内路线。故而,末将找了个熟悉的士兵,让他给我们带路。”

    刘枭说道:“再去取一些腌制的肉和米,再取些钱,一并带过去。”

    “喏!”

    太史慈又去准备。

    太史慈不知道徐盛是未来的名将,但他赞同刘枭的做法。今夜打了徐盛十军棍,可能徐盛的心中有怨气,甚至军中的士兵,都会畏惧刘枭。但徐盛回到家后,得知刘枭来探望了,就能化解徐盛心中的郁结,等消息传开后,士兵对刘枭及太史慈,便不会再有抵触。

    很快,太史慈拎着东西来了。

    刘枭让士兵领路,一行人下了城楼,便往城内行去。已经是夜晚,城内黑漆漆的,百姓都已经休息。除了时不时的狗吠声,便再无其他声音。走了近两刻钟,刘枭一行人来到了狭窄的小巷中,在一处破旧的宅子外停下。

    这座宅子,是土墙夯筑的。

    宅子只有三间土墙,空荡荡的,没什么物件,一看便是贫困之家。

    典韦上前敲响房门。

    不一会儿,透过院子中的窗户,可以看到屋子中点亮了一盏油灯。紧接着,一个背脊略微佝偻着,头发接近灰白的妇女走出来了。她时不时的咳嗽两声,打开门,问道:“贵人找谁?”

    刘枭打量了徐母一眼。

    徐盛的年龄,不过十五岁左右。这年代,女子生孩子的年龄比较早,徐母现在最多四十岁。可眼前的人,仿佛五十岁的人,且透着病态。

    刘枭面带微笑,缓缓道:“在下刘枭,乃是齐国广县的县令。应北海相孔融的邀请,来剧县围剿黄巾贼。今夜巡视士兵时,得知令郎纯孝,年少持家,颇为不易。令郎的年纪不大,但聪慧伶俐,颇为不错。故而连夜来访,冒昧打扰,还请老夫人海涵。”

    “哪里,哪里,刘县令请。”

    徐母一听刘枭的身份后,连忙侧身,让刘枭入内,在客厅落座。徐母给刘枭倒了一杯清水,惭愧说道:“刘县令,家中清贫无茶,只能清水一杯,请刘县令见谅。”

    刘枭端起碗喝了一口,说道:“一杯清水足矣!”

    顿了顿,刘枭又说道:“观老夫人的言行举止,并非乡间村妇,读过一些书吗?”

    徐母说道:“刘县令慧眼。徐家本是琅琊国莒县的乡中望族,家中诗书传家。只是家道中落,又有贼匪为患,才流落到北海国。只是辗转到剧县,留给盛儿的也只有两箱书籍了。
>>>点击查看《三国最强特种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