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祥瑞 > 大明祥瑞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50章大明第一要案之序幕将启(为哀伤的战歌加更)(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祥瑞 章节目录 第350章大明第一要案之序幕将启(为哀伤的战歌加更)(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解淳再一次恭敬施礼请辞:“太子殿下,微臣性子一向疏懒成性,不喜处理烦琐小事,就让几位弟弟和子侄为大明朝廷尽忠,微臣代替他们在父亲面前尽孝,此一举两得矣。”

    “太子殿下,家父和六叔病情严重,微臣归心似箭,明天一早微臣便和兴弟一起返回故乡,就不专门来向太子殿下辞行,微臣告退。”

    解淳辞別朱载垦后,快步离开皇宫偏殿,现在他归心似箭,哪里还有心思料理朝政之心。

    当晚解淳见到儿子解鼎,有些惋惜的对儿子致歉:“鼎儿,过几天便是你观政结束放官之时,为父却因为你祖父和你六祖父身患疾病,不能陪伴着你,让你受委屈啦。”

    “这些年你的努力父亲都历历在目,你并没有因为身有荫封高职就肆意妄为,而是从科举上一步步踏实做起,现在又获得极大的成功,父亲为有你这个璘儿而高兴自豪。”

    解鼎一直以为父亲天才绝伦,会对自己的所做所为不屑一顾,毕竟这些年他无论怎么努力,也没达到父叔的科举成就,连个乡试魁首都沒争取到。

    现在听到父亲大声赞扬自己,而且不依现下的严父规矩,竟然向自己致以歉意,当下流着泪水呜咽着回答:“父亲,孩儿不委屈,有三位娘亲在,父亲照顾祖父要紧。……呜,谢谢父亲……呜……”

    第二天解淳和解兴单人双马离开北京城返回宜川县,不带有一个随从,太子朱载垦本来要送行,却闻知解淳早已走远多时。

    当天晚上,那位中年官员收到密报:‘主上对不住,密字三百号致歉,为了主上置身事外,特出此下策,敬请恕罪。’,密报最后画着一个惟妙惟肖的飞狐图像。

    中年官员长松一口气,紧绷的神色放松许多,把密信放在蜡烛上点燃,然后用脚轻轻踏碎:‘臭狐儿,下次见到你定多踹你几脚,算计到老子头上了。’

    正德皇帝驻留在汉中不肯返回京师,五千京卫军连同随侍的太监宫女及文武大臣,共计六千余人,如此庞大的花费,让汉中知府愁白了头发。

    虽然有朝廷从各处调拨来的粮草辎重,但有皇上及文武重臣及随侍太监,这些人都滞留在汉中府。

    在汉中一带稳居第一人的知府大人,每天都要向这些人问安施礼,又要顾及到这些人的吃穿拉撒等诸多事情,让汉中知府极为不爽,还痛感到几分耻辱。

    于是他以皇上滞留地方太久,向内阁递呈许多次奏章,但无论杨廷和等人如何劝说,朱厚照都是执意不回京师。

    正德皇帝本来就是个意志力极其脆弱之人,又天生兼有好胜心理,这次御驾亲征无功而终,已经成为大明朝野上下和皇室藩王们的笑柄。

    他如何肯这般轻易返回京师,此时他竟然意想天开,希望再有一处皇室藩王举兵造反,他好乘机再去平叛,挣些脸面返回北京城。

    朱厚照也不仔细想想,蜀王朱厚煌是依仗蜀中交通不便,又早有异心谋划,才趁着弘治皇帝新丧,正德皇帝一向没有威望,登基后又胡混了几年,才敢举旗谋反。

    现在蜀王叛乱旬月被解和一举平定,已经成为各皇室藩王悬在头顶的警告利剑,谁人敢再次举兵反叛。

    再说自从弘治皇帝削弱藩王势力后,大明天下已经没有多少皇室藩王,都大多是朱佑憆这一支的亲近之人。

    谁又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和抄家灭族的危险,再举兵造反,都在自己的属地做个平安王爷。

    再过几代与皇室关系稍为疏远些,削去王位做个世袭侯爷,以后便能自由自在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譬如兴献王之子朱厚熜,现在已经去除王号,虽然只是个世袭大兴侯爵位。

    但他已经获得到人身自由,不用困居在自己的属地之中,象个豚犬似的养在兴王府中。

    而是痴心于修习道家功夫,现在已经在武当山中潜心修习道家功夫,听说已经登堂入室,有望来日修成正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德皇帝的幻想逐渐破灭,又由于他常年沉溺男色胡作非为,身体己经亏损极多,逐渐出现有不适的感觉。

    使得朱厚照的性情暴躁,动辄便鞭打身边以往宠爱的小太监出气,时曰一长,小太监们为了重获正德皇帝的恩宠。

    便各自想尽方法获取皇上的宠爱,其中有人进奉奇禽异兽,有人进献奇花异草,有的人搜罗各种秘方春药…………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在朱厚照面前得宠的年青大太监江和,与另一名叫做盛英的大太监,更是各显神通,变着法子讨好朱厚照。

    由此二人逐渐形成两大内侍势力,手下各自有不少小太监,为他们奔走效劳,两个人竞争的十分激烈而残酷。

    汉中在汉朝时便盛行“五斗米”等道教,历经千余年后,道教更是盛行于汉中府各县镇,时常有‘某真人’求‘某仙师’出现在世间行走救济世人。

    由于朱厚照这些天脾气暴躁,又身体乏力,性情反复无常,以至于力不从心,动辄便要鞭打小太监和宫女出气泄愤。

>>>点击查看《大明祥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