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天子 > 明天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天子 章节目录 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

    朱祁镇说道:“愿闻其详。”

    孟瑛显然是打过腹稿的,说道:“就地理位置上来说,肇州偏西,西临草原,突出于外,利于瓦刺,不利于我朝,但是这也是一个关键位置,简直是漠北东面门户所在,如果肇州能供应大军补给,十万大军就能从这里出发,直掏漠北。”

    “这种要地,是必守之地。”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道:“太早了。而今各项都没有准备好,还不是大军出漠北的时候。”

    孟瑛听了,说道:“老臣明白。”

    孟瑛心中是有一点点不甘心的。

    石亨的胜利,其实激起了明军上下的求胜之心。孟瑛通过锦衣卫东厂,已经各方消息汇总,得到一个结论。

    那就是瓦刺已经被四年前的瓦刺,弱了不知道多少。

    而今瓦刺本部实力,大概在十一二万骑上下,更重要的是,瓦刺与蒙古其他各部矛盾重重,其他各部无不被瓦刺消弱了不少。

    也就是说瓦刺当初动则十几万的附从军,已经在瓦刺内战之中,摧残殆尽了。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大举进攻的话,、十万铁骑纵横漠北,未必不能得到一场封狼居胥的大胜。

    或者瓦刺干脆避而不战。

    孟瑛年纪大了,自然也在有生之年,让天下恢复到永乐年间。

    只是他也知道当今陛下脾气,看似极其狂妄,做事立意都很大,大到很多人不敢想,但是仔细做事的事情,又极其谨慎,宁可慢,宁可缓,也不会急于求成。

    反正朱祁镇自己觉得,还不到三十岁,还有大好年华在,胜利即便是拖上几年,也没有什么?

    就怕出现反复的局面。

    孟瑛继续说道:“即便如此,肇州城也是有必守的需要。”

    “陛下规划的海西局面,当是以长白山为城池,且耕且战,为大军讨伐瓦刺后方,西征瓦刺的时候,可以通过水路运兵。步步为营。”

    “此诚深谋远虑,堪比太祖皇帝所定下的北伐之策,千古之计。”

    “如果按陛下所想,此刻就是以长白山为城池最好的时候,长白山中段,倒是山势险恶,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态。”

    “只需派上数百戍卒,就可挡百万之军,但是长白山北麓却不是这样,有松花江冲出的缺口,附近山势断续,有好些山道可以通行南北。”

    “有三道关等处。”

    “如果陛下想使海西不受骚扰,最少要修建四五座关城,一座如大同,宣府一座镇城,形成也一道完整的防线,三四万士卒守之,可使海西高枕无忧。”

    “这都是需要时间的。”

    朱祁镇会意说道:“你的意思是让肇州守军,为大军修建城垣争取时间。”

    孟瑛说道:“圣明不过陛下,臣估计三年,只需三年,最多三年,海西就成固若金汤之势,辽东鱼米之乡。”

    朱祁镇心中开始权衡利弊。

    建设海西,成为重镇,并成为反击瓦刺后勤基地,毕竟从海西运输粮草,可以通过水路,经过黑龙江水系,能够一路到达草原之上。

    这是多少年的国策了。

    朱祁镇决计不会动摇的。

    但是这也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朱祁镇的计划,几乎阳谋,也先刚刚开始或许不明白,但是一定会想明白的。

    那个时候,也先是傻子才会让你老老实实的种地,所以也先大规模反击海西,也是朱祁镇一直担心的。

    是的,瓦刺骑兵或许攻不下大城池,但是各地的屯田,下面部落都能扫荡一空。

    如果瓦刺一直不断骚扰,海西成为朱祁镇心中的东北粮仓,还差上不知道多少。

    而今孟瑛提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用肇州吸引瓦刺注意力,毕竟前面分析过肇州的地理位置。明军占据了肇州,几乎是一支脚踩在草原之上了。

    也先能放心才怪了。

    趁着这个时间,依靠长白山山势,修建关卡,将海西保护在内。

    海西这个地方,本就是一个险要之地,东边是海,东南是朝鲜,南边是山,西南,正西是山,正北是湖泊河流与大片沼泽,而西北防线有好些缺口,也是进出通道。

    正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朱祁镇才经营东北要地放在海西。

    此刻有一个能加速朱祁镇计划的机会,不过要将五千士卒至于近乎死地的处境,朱祁镇的选择是什么?

    他沉吟了一会儿,问道:“滕国公准备如何修剪城池关卡?”

    朱祁镇默认了。

    说朱祁镇冷血也好,说朱祁镇无情也罢。朱祁镇深刻知道,与瓦刺战争早一天结束,就会少很多人死亡。

    这些死亡人数,大概在五千之上。

    所以,朱祁镇选择代价最小的选项。

    只是,朱祁镇却忘记了,这一场战事,他才是始作俑者。而五千士卒的性命就不是性命了吗?


>>>点击查看《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