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天子 > 明天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 话南京(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天子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 话南京(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章   话南京

    虽然朱祁镇正式将行在改为北京,确定了北京大明首都的地位。

    准确的来说。

    北京在永乐年间已经确立了大明实质上首都的位置。朱祁镇的确定,其实不过是为太宗与仁宗皇帝父子之间的反复划上一个句号而已。

    北京的首都地位已经不可动摇了。

    恰恰相反,南京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所以南京一直有大臣坐镇。

    之前病逝的黄福,虽然说是养老,但也天下敬仰的重臣。坐镇南京的大臣,太监,勋贵都是大明鼎鼎的。

    比如之前,南京兵部尚书黄福,丰城侯李贤,守备太监王景弘,那一个拿出来也都是响当当的。

    而今王景弘与黄福相继离世,虽然有继任之人,但是继任之人,与之前的老臣相比,就有一点相形见拙了。

    所以,杨溥有让魏国公坐镇南京的想法,并非仅仅是因为魏国公家族在京师的活动,其实也是有公心的。

    南京作为大明的首都,也承担着相当重大的政治责任。

    不要以为北京成为首都之后,南京就不管事了,其实恰恰相反,南京六部一直在运作,其中户部直接负责南直隶,江西,浙江,湖广等省的赋税。并负责供应漕运上京,兵部负责南京附近四十九个卫所。

    这也是为什么孟瑛征麓川,要先到南京筹集兵马的原因,因为南京本身也是大明军事重心之一。

    当然了,南方卫所的衰落程度,显然是非常非常之快,到了大明中后期,就成为了纸面上的兵力。

    但是而今,这些兵马还不全部是纸面上的。

    更不要说,南直隶几乎所有事务都由南京负责,就好像是北京六部直接管下直隶各府县一样的。

    更让朱祁镇感到不舒服。

    大明或许可以有两个京师,但是却只能有一个政治中心。

    或许因为大明北京,距离南方,实在有一点太远了。所以南京有存在的必要。但是绝对不能是南京威胁到北京的地位。

    这也是朱祁镇心中一直在想的。

    北京下辖的直隶,已经分出了直隶省,那么将南京下辖的南直隶分为两个省,各立省会,想来就会分南京之势。还有南京户部之权。

    为什么大明朝廷年收入二千三百多万石,但是北京仓库之中,有一千多万石。除却运输问题之外,这也是原因之一。

    南京的存在,分了北京之权。

    所以,朱祁镇对南京的情况一直有所想法。

    但是他也知道,事情是一件一件的做,而今北方水利,已经足够朝廷忙活了。但是不做这一件事情。

    并不意味着不下手谋局布子。

    别的不说,就在魏国公想南下镇守南京这一件事情上。

    朱祁镇就思虑良多。

    他倒不是担心魏国公造反,说句实在话。魏国公富贵以极,就算是他们对太宗一脉仍旧有心结。但也不可能,造大明的反。

    毕竟而今的魏国公的势力,早就不是当初中山王时候了,可以说,不管是魏国公还是定国公在军中的人脉,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毕竟中山王已经作古几十年了,其中又发出了靖难这样大事情。当年中山王的旧部,早就不在了。

    而进入永乐年间,魏国公一家身处嫌疑之地,与军中的关系,早就断层了。不要说与英国公,成国公这些靖难勋贵相比。就是与黔国公一脉相比,就差远了。

    所以魏国公只要长了脑子,就不会做这种蠢事。

    但是魏国公一脉与靖难勋贵之间,其实还是有心结的。

    满朝文武之中,对魏国公想要南下之事,不置可否,最少没有人为魏国公强出头。朱祁镇也就搁置在这里,反正太皇太后也没有决断。

    朱祁镇对这一件事情也不上心。

    说实话,朱祁镇对这一件事情,也没有非要魏国公留在北京不可的想法,只是对魏国公到了南京之后,对将来拆分南直隶,降低南京权力的举动,到底有什么影响,一时间拿捏不准而已。

    杨溥说道:“江南乃朝廷财赋重地。无重臣坐镇,的确让人不安,丰城侯李贤,固然是国之名将,但是以臣之见,还是要派一国公坐镇为上,而各国公之中,的确是魏国公最合适不过了。”

    “如此可按满朝文武之心。”

    朱祁镇想了想,决定对杨溥透漏一点想法。说道:“先生,觉得南京之权,是不是太重了一点?”

    杨溥闻弦音而知雅意。说道:“陛下,臣以为事有轻重缓急,而今北方大旱,有些事情即便陛下有心,而今也是做不得的。”

    朱祁镇说道:“在先生眼中,朕就是如此不知轻重之人。朕不过是预留将来做事的余地,正如先生所言,魏国公在南京,根基深厚。朕将来有所作为的时候,这魏国公会不会成为阻碍,与其如此,还不如留魏国公在北。”

    朱祁镇心中暗道:“将来人心惶惶
>>>点击查看《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