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天子 > 明天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天子 章节目录 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

    杨士奇沉默了。

    朱祁镇的意志蕴含在这一句话中。而这样做利益受损最大的人,就是杨溥。杨士奇为两人之前的联盟说上一句,就已经够了。

    只是杨溥脸色有些难看。

    却没有多少话。

    杨溥的性子,让他有些沉默寡言,可以用阴柔两个字来形容。

    当然杨溥有这样的个性,也是情势所逼。

    有强势的一把手与二把手,杨溥不这样做,根本不可能在两人竞争之下在内阁站稳脚跟。

    三杨对外是一个整体,但是对内从来不是。

    他只能以柔克刚。

    人都沉迷于自己最得意且成功的手段。并循着这个成功路径一直走下去。杨溥也是如此。在杨士奇不想硬抗皇帝的时候。

    杨溥又怎么会硬抗。

    杨溥不说话。

    胡濙自然也不会说话,胡濙不会说话。张辅更不会发一言,他很有自觉不插手这一件事情。

    四个人都沉默了。

    朱祁镇淡淡一笑,说道:“那就这样定了。”

    杨士奇说道:“圣明不过陛下。”

    至此,内阁七人名单自然列出来了。

    首辅杨士奇,次辅杨溥,然后排名是张辅,胡濙,王直,曹鼐,马愉。

    张辅排名靠前,其实就是朱祁镇直接作用的结果。

    杨荣在军事上的权威几乎被张辅给继承了,特别是麓川战事,张辅虽然没有出征,但是一系列的安排,都是张辅做出来的。张辅这才能压过胡濙。

    至于新入内阁的三个人的排名。

    却是有各种原因的,首先是资历,王直的资历压过曹鼐与马愉不知道多少。但是曹鼐的资历与马愉的资历相比,却有一点耐人寻味了。

    马愉科名在前,入仕在后,一般文官排名次,都是按照科名来的。而曹鼐偏偏跃居马愉之上,却是因为杨士奇的影响力了。

    按理说,事情到了这一步。这一场御前会议差不多已经进入废话时节了。

    但是朱祁镇却突然开口说道:“既然内阁七人已经定下来了,那么就说一下分工吧。”

    杨士奇听了朱祁镇的话,心中猛地一跳。说道:“陛下此言可是当真?”

    内阁对下面的六部之间的关系,之前也说过了,严格意义来说,内阁与六部并没有事实上的隶属关系。

    如果真确定内阁某人承担某部的事务,就建立起事实上的隶属关系。之前内阁事务并非没有划分,但是大多是约定俗成的。

    也就是不大稳定的。阁臣之间的意见不统一,也会相互内讧。彼此争执。

    但是如果这里确定每一个人职责范围,内阁之中也就有序多了。但是同时,对于文官来说,他们不怕有规定,就怕没有规定。

    在现有规则之中,每一个人都能玩出花来。但是就怕没有规则,那就是所谓的秀才遇见兵,有礼说不轻。

    有了这个规则,虽然一时间对杨士奇不利,但是内阁内部梳理清楚,对外的影响力就大增了。

    别的不说了,比如户部一件事情,胡濙不同意,就可以找杨荣。杨荣只能说服了杨士奇就能推翻之前的决定。

    内阁之中大臣相争,还要引入六部尚书来做奥援。

    但是之后,各大学士之间职权分明,互不干扰,任何关于六部的事情,都在内阁之中梳理清楚。各司其职,那么负责某部的大学士,就是下面某部的顶头上司,绕都绕不过。

    可以说,这样改革,看似轻描淡写,但是彻底将六部压在执行层面,而内阁却是决策层面了。

    朱祁镇说道:“君无戏言。”

    朱祁镇不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影响。

    内阁权威大增。甚至能威胁到皇权。

    但是朱祁镇这样做,并非没有自己的考虑。

    首先,他与勋贵联系紧密,大多数勋贵已经与朱祁镇站在一起了。但是支撑大明江山,绝大多数是文官。

    朱祁镇必须向文官释放善意。

    当然了,释放善意的方式有很多种,这并不是唯一一种。

    朱祁镇持续数年日夜不停批改奏折,在被杨士奇劝谏之后,进行了深深的反思,作为皇帝一年二十四个小时批阅奏折。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朱祁镇并不觉得。

    所以他要吸取经验,很多小事情无须他过目。

    但是这些事情,在朱祁镇看来是小事,但是实际上每一个能奏上来的事情,都干系不少人命。是不可轻忽的。

    所以朱祁镇决定加大内阁的权能,让内阁有更大的权限去处理庶务。减轻他身上的负担,让他能将心思放在更重要的战略思考之上。

    今日之事,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

    不过内阁的权力加大了,作为牵制朱祁镇也准备加大司礼监的权力。达到更好的制衡。

    不得不是,但凡能流传数百年的制度在,
>>>点击查看《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