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满江红之崛起 > 满江红之崛起目录 > 第一卷 南国事 第21章 转变(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满江红之崛起 第一卷 南国事 第21章 转变(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21章转变

    南京。

    光复大道36号,内阁总理大臣官邸。

    “对德宣战”

    这个消息简直如同一把利刃直捅袁世凯这位内阁总理大臣的心窝,尽管同意在宣战书授印,可是在授印之后,他整个人却完全处于极度惶恐之中,一种对未来的惶恐不安之中。

    下议院反对他,他不害怕;贵族院反对他,他也不害怕,甚至就是舆论攻击他,他同样也不害怕,因为他知道,无论是下议院也好贵族院也罢,甚至就是左右政局的舆论也好,最终,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下院各党派的势力和贵族院那些勋贵们对总理大臣人选起关键性影响,至于舆论也不过是在某种程度上左右政局罢了。

    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陛下

    在袁世凯的内心深处,他真正害怕的也只有陛下,那位看似脸上永远都带着笑的陛下,才是真正让人恐惧的所在,如果他信任一个人,无论如何,那一个人,都不会倒台,如果他不信任一个人,那么……可以说,对袁世凯而言,陛下的信任就是他的命根子,命根子上出了问题,便一切都完了。

    突然间,通过对德宣战一事,袁世凯发觉自己没有力量了,或者说失去了陛下的信任,因为直到最后一刻,他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回老家看看”的不安,终于随着陛下对德宣战,而变为了现实。

    用冰冷的双手抓起侍立在一旁的黎渊的手,有气无力地说。

    “伯颜,看来这次轮到我了。”

    黎渊虽说是保皇党人,可早在帝国元年,他便在内务部任职,可以说,正是这位毕业自日本中央大学法学系的高才生,在一旁的帮衬才使得袁世凯面对繁杂的新法在内务部仍有得心应手之感,而后来在朝鲜时,同样是黎渊在一旁出谋划策,让他以朝鲜总督的身份出台一个个旨在平定朝鲜的法律、法规,虽说黎渊并不算是袁世凯的亲信,可却胜似亲信,在袁世凯离开朝鲜后,黎渊是他唯一从总督府带回国的秘书,其任总理大臣后便任命其为内阁总理秘书长。

    黎渊望着双目失神的袁世凯,但出言安慰道。

    “总理,你放心,这么多年,对您,陛下可以说是信任有加,这件事,说是陛下的授意,到也不虚,不过,总理,假如,当初陛下把他的打算告诉你,你会怎么办?是支持陛下,还是反对陛下?”

    黎渊的一句话,倒是让袁世凯的手慢慢地恢复了热气,沉吟良久,他知道自己会作什么样的选择,肯定是反对对德宣战,在贵族院、下议院亲德派占有绝对优势,即便是抛开中德同盟不说,德国还是唯一平等待中国的列强,胶澳租界地的归还,多年来的技术合作,九年间,中国派出了八万留学生,六万余名留学生留学德国,相比之下,不过是一万留美、五千留英、五千留法。这造就了在中国存在着庞大的亲德团体,在这种情况下,对德宣战,根本就是没事找事,即便是自己个再倾向陛下,到时也会强烈反对,甚至不惜代价的让陛下收回成命令。“国人亲德,众所周知,可海军亲英,也是众所周知,在这个前提下,也只有海军会赞同对德宣战,所以,这才有了海军在德属东非、德属新几内亚的行动,当然是陛下授旨的,至于宣战,不过是事后追加罢了。”

    在说话的时候,黎渊也觉得奇怪,他也弄不清这里面的跷蹊在哪里,只得又继续说道。

    “归根到底,陛下还是为了海外的利益。”

    而袁世凯轻轻地摇着头说。

    “你只看其一,没看其二啊”

    说着袁世凯的脸上露出些苦色。

    “海军的行动比宣战书要早,而内阁署印宣战书,晚于海军宣战,这一点是不变的,海军那边有陛下给他们撑腰,要知道,海军,海军那可是陛下的殷股之臣”

    提及殷股之臣,袁世凯只在心下感叹一声,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皇帝或许是士兵的皇帝,但是海军却是“皇家”的海军,出身前清的海军对皇室一直有一种感恩戴德之心,而陛下同样将海军视为殷股。

    “说白了,这件事上,海军开战于前,可海军是奉皇命行事,可内阁呢?”

    袁世凯闭上了眼睛。

    “内阁可是要负监督之责的现在宣战是利用海军的即成事实,可若是亲德派反戈一击,到时……”

    瞧着总理的那个样子,黎渊倒在心里想到:若是真要是这么发展的话,恐怕到时真的要内阁负责,方能平息得了亲德派的反戈一击,海军是陛下的殷股,如果攻击海军陛下肯定会不高兴,到时,恐怕人们只能攻击内阁了。

    虽说心里想通了这一点,但黎渊嘴里却依旧安慰。

    “总理放心,一切都会好的,无论如何,海军开疆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这开疆之功是谁也无法忽视的,相比于亲德情绪,国家的利益总是为上的”

    “唉”

    袁世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微微地闭上了眼睛。

    “但愿,陛下能念在我……”

    聚集在皇宫内作战地图室的人,等侯
>>>点击查看《满江红之崛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