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科幻小说 > 万界旅者的自我修养 > 万界旅者的自我修养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下一统!”(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万界旅者的自我修养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下一统!”(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天下大同,是当世所有显学共同推崇的最理想的社会状态。

    尽管每个学派对大同社会的标准都不一样,但其核心都大同小异,不过是二十四字真言罢了。

    儒家是典型的显学,在儒家看来,若想达到天下大同,必须将仁爱的理念发挥到极致。

    若是人人都有仁爱之心,争执自然消弭无存了。

    不得不说,用道德作为约束人行为的标准是儒家的惯用理念。

    你不能说儒家说的不对,相反,儒家说得对,只是没什么卵用罢了。

    漂亮话谁都会说,可真到遇见事,还是得靠硬本事来扛。

    “儒家先贤对大同盛世多有见解,诸位或多或少都有耳闻。

    今日在下不再赘述先贤之言,只谈论在下近年治政所得,其中或有谬误,还请各位直言无隐!”

    梁子正躬身一礼,略带风霜的脸庞,满是沉着镇定。

    他方才所言,确实引起了王学斌的兴趣。

    梁子正是正统儒家学派的学子,三年前参加论证大会,登台论道,挥斥方遒,一副敢为天下先的做派。

    可惜,当年出了个王观澜,以一人之力,压得其他人颜色尽失。

    梁子正也是王学斌的背景板之一,原本扬名的意图直接中道崩殂。

    庆幸的是他没有像李园那样沦为笑柄,将将保全了脸面。

    三年前,梁子正受龙阳君招揽,出仕魏国。

    不仅是他,法家学子申不令也在其列。

    这两个难兄难弟,刚出了王观澜的虎口,又进了魏国这个火坑。

    魏王与信陵君的矛盾,直接影响了魏国朝局的运转。

    二人都是心存抱负之辈,因而过得十分艰难。

    三年时间,二人历经坎坷,将他们原本天真的个性打磨的老成圆滑。

    二人都发迹于论政大会,虽然学派见解不同,但求同存异之下,也成了天然的盟友。

    二人相互扶持,不仅渡过了一场场风波,更从对方身上学来不少不同学说的理念,学问也广博了许多。

    如今的梁子正,再也不是那个迷信儒家学问能解决一切的西河梁子正了。

    “在下才薄学浅,治政也不过三年而已,所言或有不足,还望诸位见谅!”

    说道这里,梁子正不自觉的瞥了王学斌一眼。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莫过于此了!

    “方今天下,动荡不安,诸国纷扰,民不聊生,依在下看来,其咎在于无道!”

    “君失其威,其君不君,臣失其忠,其臣不臣,人失其义,其友不友,国失其道,故国不国!”

    “天下有道,万物自化,天下无道,百弊横生!”

    梁子正在台上滔滔不绝的叙述这自己的观点,台下众人都在仔细的倾听。

    他的观点,已经无法单独用某家学说去界定了,这是他三年来经验教训的积累,是从他的经历中提炼的智慧。

    他的言辞很直白,没有丝毫佶屈聱牙之处,想到哪里,说道哪里,也没什么体系。

    但就是这样不成体系的论述,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牢牢抓住。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种种弊病,已成沉疴,若欲大治,必以教化为要,以严法为绳,以重典为戒,三方齐下,儒法并举,或有成效!”

    听着梁子正那没什么自信的回答,王学斌的心中却震撼非常。

    在这个时代,儒家和法家可以说是一对冤家。

    儒家以仁爱为核心,法家以制度为核心。

    要谈仁爱,那必须是人治,要谈制度,那一定是法制,两种理念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王学斌着实没有想到,在这个时代,就有人能想到将儒家和法家结合起来,治政理国。

    尽管他的思路还不明晰,但只要有了先河,很快就会有人影从,将这个学说完善发扬。

    或许,用不了十年,天下就会兴起一股新的理念,中央集权制也有了诞生的土壤!

    “彩!”

    梁子正刚刚说完,大家还在沉思,王学斌便迫不及待的大声喝彩。

    他的声音顿时惊醒了其他正在思考的士子,也纷纷喝起彩来!

    “尊驾所言,甚合在下之意!”

    王学斌一脸兴奋的站起身来,拱手一礼。

    梁子正见此,连忙恭敬回礼,谦卑的回道:

    “不敢,不敢,当年若不是先生提点,梁某也不会有此感悟,不敢当先生之礼!”

    当年论政大会时,有士子请教治政之道,当时王学斌有意敷衍,便大而化之的提点了两句太宗论述。

    说的是实事求是之道。

    此言听到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化用的人却不多。

    因为法家士子申不令很是信服王观澜,总将他的论述奉为经典研习。

    梁子正耳濡目染之下,也学得了几分真谛,不拘泥学说之别就是其一
>>>点击查看《万界旅者的自我修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