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聊斋县令 > 聊斋县令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18章 祥麟威凤(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聊斋县令 章节目录 第218章 祥麟威凤(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直接转身朝文华殿中走去。

    “你在外候着,任何人也不许进来。”江都郡主对着小太监吩咐了一句,而后也跟着转身走入殿内。

    等到江都郡主走入殿中,文华殿的殿门也跟着关闭。

    文华殿内,小皇帝和江都郡主坐在了平日里读书的书桌前,小皇帝迅速的将纸条打开,他和江都郡主的目光都盯着纸条。

    只见上面只有简短的几个字,而那字迹正是黄浩成的。

    论安民与平蛮。

    看到这简单的几个字,江都郡主和小皇帝都是眉头紧皱,而这几个字明显就是今日恩科考场的策论题目。

    原来这姐弟二人,一直在等黄浩成泄露策论题目。

    不过严格说来这也不算泄露,因为黄浩成是在等策论考试开始,所有考生都拿到策论题目后才派人送来的。

    “皇姐,这是不是太难了......我可写不出来。”小皇帝有些沮丧的说的,似乎他们两人等着策论题目,就是也要按题目写出一篇策论来。

    “能写多少写多少,这样不是正好检验我们学的如何吗?”江都郡主目光慢慢从纸条上收回,说话之时已经提起笔放入了砚台之中。

    很快江都郡主便不再理会小皇帝,全身心的投入到策论的创作之中。

    另一边贡院之中也早已开始了策论环节,当这些士子看到策论题目时,大多数也是眉头紧皱,因为这种明显实用性的策论最难,而且还是需要有战略全局思维的策论。

    策论考试的时间通常在两个时辰,因为一篇策论往往都是数千甚至上万字,甚至历史上还出现过洋洋洒洒数万字的策论,所以科举给策论留的时间通常也比较充裕。

    贡院之中一片安静,只有往来巡视的监考官,和毛笔在纸上游走的声音。

    很快策论的时间便过去了一半,此时一些士子其实已经写完,不过这类通常是实在编不下去了,可以说已经耗尽了胸中所学,这类士子往往最终也会名落孙山。

    从最后一个时辰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停笔等着考试结束,不过即便是那些已经作完策论的人,却很少有人先行交卷的,毕竟谁也拉不下这个面子。

    提前交卷若是放榜成绩不错还好,可要是榜上无名,那就是丢人的事。

    时间一点点过去,眼看还有最后一刻钟策论就结束了,而策论结束也代表着这次恩科完美落幕。

    至于殿试环节,其实已经算不上考试了,因为只是确定最优的几名,而这往往全凭皇帝个人喜好。

    甚至历史上还出现了很多次,皇帝对那些长相俊美的士子青睐有加,便直接点为一甲,而往往忽略他们经义策论的成绩并不突出。

    据说现在地府转轮殿的判官钟馗,便是前朝的前朝一位高中进士的士子,并且他那一次的经义策论都是非常出类拔萃的,一开始所有考官都以为钟馗能进入一甲,甚至是第一名状元也是八九不离十。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钟馗不仅皮肤黝黑,还长得面目凶恶,这让当时的皇帝一见便心生厌恶,直接让钟馗无缘一甲。

    也是因此钟馗心中愤恨,当时就直接撞死在金銮殿上,成为了一段传颂千年的传说。

    此刻大部分考生都已经开始收拾笔墨,有些动作快的甚至已经收拾好了,而大量的考官也出现在考场内,准备最后收卷和清场了。

    很快一群人走入考场,为首之人身穿杏黄四爪蟒龙袍,正是此次恩科的主考官昌平郡王,他的身旁还有礼部尚书和国子祭酒这两位副考官。

    然而昌平郡王刚走入考场,他忽然发现考场上空出现一道霞光,接着越来越多的霞光汇聚,很快就笼罩在贡院上空。

    如此巨大的动静,自然不仅昌平郡王一人看到,考场中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望着头顶天空,就连贡院之外,整个京都的人都看到了天空汇聚的霞光。

    “这是天地异象,莫非此番策论有士子做出了惊世文章?”国子祭酒黄浩成若有所思的看着头顶霞光。

    就在黄浩成话音刚落,所有人都惊讶的看到,那霞光涌动,似乎正在不断变化,其中似乎还有什么东西要一跃而出。

    “诗文演化.......难道这恩科考场之中,还隐藏着当世大儒?”昌平郡王也是一脸震撼的说道,这次恩科倒也确实有几位年纪颇大的考生,而且他们原本就有些名望了。

    天空之中霞光快速演化,很快一声清脆的鸣叫声响彻虚空,这声音若有若无,不是特别真切,但每个人又都能感觉到。

    就在鸟鸣之声出现的时候,那翻涌的霞光之中一只金黄的凤凰振翅而出,仿佛冲破云霄降临世间。

    凤凰展翅翱翔,在京城上空不断盘膝,而它盘膝的中心正是贡院。

    “王爷快看,那考房之中有霞光冲天,正是天空异象的源头。”黄浩成惊喜的之着远处一间考房,那里距离此地尚隔着几个院子。

    “那是什么地方?”昌平郡王立刻问道。

    “好像是丙字七号考房?”礼部尚书
>>>点击查看《聊斋县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