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北齐帝业 > 北齐帝业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十七章考举(一)(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北齐帝业 章节目录 第六十七章考举(一)(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他元文遥一个难得的证明自己的机会!

    此刻高纬正在铜雀台内,驻足远眺过去,有种天下英才尽入掌中的感觉。

    这考举也算是他为这个时代所做出的小小贡献,让它提前了几十年面世,而且,这场考举的规模远远大于隋唐时期的规模,虽然太过仓促,也并不是那么规范,可是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七千人取五十,看起来很残酷很严格,但是高纬已经开放了足够的名额。已经可以说给了寒门士子一个充足的进阶机会,要是放在明清时期,科举的道路要比这要艰难十倍不止!

    对于科举,隋朝只是正式设立进士科,并没有允许士人怀牒自荐,甚至可以说到唐朝,以科举出身的官员都是少数。

    每年也就录取二十多人,没有门路和关系真的很难中举。

    三品高官子弟以恩荫入仕起家便是从七品下的【宣义郎】,从五品官品弟子可以从八品下叙阶,科举甲第的士人仅从从九品上起家。

    而唐代进士很少获得甲第的。而在唐朝散官阶的升迁以考课和泛阶的积累为标准。

    有门荫的话可以在科举的基础上加阶。

    绝大多数士人还是以门荫起家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科举延续了士族的生命。

    可以说高纬给出的标准和条件绝对要比隋唐要好上许多。

    最起码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进阶之梯。

    只要寒门士子考中,那么势必会带起天下的向学之心,高纬再顺势推出活字印刷,慢慢降低读书成本,普及知识文化,那么久而久之,世家的威胁自然渐渐淡化。

    事实上,隋炀帝推行科举,废黜九品中正不仅仅是因为忌惮世家做大,架空王朝,其本质是由于从晋以来,门阀力量在衰落,已经不足以支持一个大一统王朝的运转,而此时庶民地主阶级却在不断壮大,即将取代门阀作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可以说,开科取士是大势所趋!

    虽然高纬的考举制度由于各种原因限制,并不完善。但是没有关系,随着时机一步步成熟,他会逐渐更改这个制度,让它趋于完美。

    况且,高纬也并不在乎那一两个士子,他要收买的是全天下庶民地主阶级的心!
>>>点击查看《北齐帝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