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明末屠夫 > 明末屠夫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08章 顺服伯(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屠夫 章节目录 第208章 顺服伯(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近在咫尺,相思更甚。芝娘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出城去趟燕子矶。之所以犹豫,芝娘是不想被杨西施看笑话。不过这世间,为了更想的得到,有时就不得不有所付出,甚至承受委屈。对此,芝娘早已从过往经营潇湘楼,还有执掌前军寨的经历中,明白了这个实在的道理。

    和给杨西施准备的名贵药材、首饰等物品不同,这次芝娘给杨炯预备的东西,都是些衣裳服饰,而且大多都是一些单衣,当然也准备了棉衣。芝娘特意了解过,辽东关外较之湖广、岭南,要冷一些。即便在春夏,夜间也还是要多加点衣服的。再者,也不知道这次北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多预备些总归不是坏事。

    芝娘出城到了燕子矶,却是没能进到中军大帐,因为里面正在军议。

    这次军议,夏照也参加了。夏照看到,杨炯身披甲胄,两柄造型丑陋而夸张的大斧就搁在面前的案几上。宽敞的大帐,因为众人的聚集,显得有些拥挤。不过还好,杨指挥使还是比较宽厚体恤的,给大伙都备上了马扎。

    点卯行礼过后,杨炯便让大伙都坐下了,然后点名道,“夏兄弟,你昨日入城,今日便回营。我托付的事情,可有眉目?”

    虽然夏照面有风尘疲倦之色,但还是站起来朗声回道,“回禀大人,学生自个,还有同窗好友,多方奔走,算是把事情原委脉络弄清楚了。出面逮人的是应天府巡检司,不过却是受命于南都刑部衙门,王度支使现在便关押在刑部大牢。他们治罪的理由编织了好几条,无令擅自入城、强买强卖、持械伤害百姓。学生还托人问过了,不管是应天府,还是刑部衙门,的确都收到过苦主的状纸。”

    夏照一说完,帐内里便起了议论。参加军议的,都是千夫长以上的军官,还有一些重要的幕僚参赞人员。他们要么一线带兵,要么执掌中枢,对虎山军的一举一动自是清楚。

    这不是栽赃嫁祸么?一整车一整车的银子拉进城,强买强卖个屁!

    杨炯左手一扬,止住了大伙的议论,再次问道,“有无确切消息——入狱的兄弟们,是否用刑,现状如何?还有,刑部衙门里对此事是个什么章程?”

    夏照回道,“学生也打探过了,刑倒是没用,不过都给饿着不给吃饭。至于刑部衙门里头,却是没有更多消息,只知道,缉拿公文乃是掌印官亲自签发的。”

    杨炯点了点头,然后示意夏照坐下,最后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我们虎山军都是衡州、永州,还有岭南的子弟,这次北征经过南都,也算是行走天下、见识世面。”

    怎么不是下令攻城救人?大伙疑惑地看向杨炯。

    杨炯呵呵一笑,语气平和地继续说道,“这见世面嘛,自然得经世事才行。出了这档子事,也算是给我们长长见识。大伙不要慌,更不用怕,三日之内,王度支使等人,必定清清白白、毫发无损地回来。”

    大伙转惑为喜。大当家都说了,三日之内,那就再等三天。真金白银、从不克扣的军饷,还有过去两年奇迹般的战绩,让各位营指挥使、千夫长,还有幕僚参赞,都选择无条件相信。

    接着,杨炯换了议题,安排起**的事宜,“三日后,我军便要渡江。渡江前,我们要校阅全军。这次**,是给南都的百姓,南都还有应天府的衙门,给那些个勋贵们看看。”

    李文贵站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问道,“大当家,将军,勋贵,勋贵是个什么东西?”

    一旁的周鹏听了,嘴角露出一股轻蔑的冷笑。

    杨炯耐心回道,“文贵兄弟,这勋贵嘛,就是开国功臣的后代。刘伯温听说过吧?如今的操江总督诚意伯刘孔昭,便是刘伯温的后代。”

    李文贵还是疑惑,“不是传言,洪武皇帝杀功臣,都杀干净了么?怎么又冒出了个诚意伯?”

    一旁的夏照见了,饶有兴致看着眼前的对问。

    感受着李文贵旺盛的求知热情,杨炯心一软,便摘下头盔,一捋长发,继续耐心解释道,“这里面故事很多,就不扯开了。这么说吧,国朝以来,诚意伯是被废过,好些开国功臣的爵位也因为各种原因被废除了。但是,到了嘉靖十年(1531)六月,刑部主事李瑜站出来,提议恢复诚意伯的爵位。因为嘉靖皇帝本身就是以外藩入继大统,自然要极力拉拢利用朝中各种势力,勋贵当然不例外。于是,嘉靖皇帝便顺水推舟,下令让吏部、礼两部商议恢复李、常、邓、汤、刘五家开国功臣的爵位。在当时,嘉靖皇帝已经基本控制了朝局,两部官员便顺从圣意,称刘伯温是堪比张良、诸葛亮的开国首要谋臣,而且还搬出了洪武皇帝,说洪武皇帝也曾许诺过刘家世袭爵位。一波操作下来,到了嘉靖十一年(1532)四月,嘉靖皇帝封常玄振为怀远侯、李性为临淮侯、邓继坤为定远侯、汤绍宗为灵璧侯,两个月后又封刘伯温的后代刘瑜为诚意伯。”

    一番解答下来,李文贵还是迷惑,不过夏照却是有些目瞪口呆。昨天回去,虽然在四处奔波请托,但一圈走下来,好些亲友都问他,“燕子矶的那个指挥使,真的是个呆子?真的干过屠
>>>点击查看《明末屠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