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明末屠夫 > 明末屠夫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01章 莫愁还自有愁时(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屠夫 章节目录 第201章 莫愁还自有愁时(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杨炯看来,杨西施向来见事明白,料事如神。不过这次,杨西施在东下南京这件事上,却栽了个跟头。原以为也就几日光景,但却实在低估了江西布政使衙门的办事效率。

    结果,拖拖拉拉十来天,才算勉强把船给找齐了。

    杨炯心急如焚,每日掰着手指头算日子,生怕错过了松锦之战,白白瞎跑一趟。但将士们却乐得逍遥,恨不得在九江一直呆下去。至于北征抗虏,虽不反对,但也绝不主动。

    终于到了乘船东下的日子。

    江风阵阵,涌起千堆雪。江面船帆相接,连绵数里。江边军阵列列,百姓围观。

    半个多月来,虎山军与九江百姓,可谓不打不相识。从陌生的客军,到攻城的贼军,再到军纪森严、秋毫无犯的官军,时间虽短,事情不少,感触颇多。得知虎山军就要拔营东下,北征抗虏去了,不少九江百姓自发到江边送行。

    一支军队,能够千里迢迢去为国征战,这骨头是硬的,这血是热的,是条汉子!怎么说,都得去送送,尽尽心意。除去自发的百姓,送行的人群里,还有南昌派来的大官——广信知府解立敬也到场了。

    本来不应该,也轮不到解立敬前来。解立敬只是广信府知府而已,和已经掉了脑袋的张敛非一样的级别,不过一府之尊而已。只不过巡抚和布政使都不愿亲自前来,可又不得不来,不得已,便指派正在省城公干的解立敬过来凑个数。

    解立敬心里明白。钱粮出了,船也征调了,江西官场必须维护支持赞助虎山军的合法性、正义性。再者,他也有点好奇,是何方神圣竟然让堂堂巡抚大人都吃了个哑巴亏。

    解立敬是贵州兴隆卫(今黄平县)人,天启四年授陕西西安府华州华阴知县,崇祯元年升任云南大理府赵州知州、崇祯六年升为山东青州同知、崇祯七年改授广州府同知、崇祯十四年补广东惠州府同知,今年刚升的江西广信府知府,算是官场老油条了。昨日,刚到九江见到杨炯时,他也没摆架子,开口便是“我是贵州人。当初附京赶考便是走的湖广。果真是人杰地灵的地方,指挥使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气魄和作为!壮哉,壮哉!”

    说完,还摇晃了几下脑袋。

    杨炯一甩长发,双手作揖,“解大人谬赞了!小子不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而已。更何况,此战乃是国战,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抗虏守土之责!”

    听了这话,解立敬心中一动,又仔细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少年高大笔挺,清秀近乎俊俏,长发披散,面上带着一丝狂放不羁的笑意。解立敬心里一时间,还没法把这个形象和破九江、逼南昌这些事联系起来。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沉吟片刻,解立敬又笑道,“老夫今日一见,衡州卫将士衣甲鲜明、军容严整,一看皆是虎狼之士。此番北征抗虏,必定建功立业,捷报频传。洪经制又得一虎将矣!”

    杨炯再度作揖。只要不是没事找事的文官,他都很愿意以礼相待。做人做事,格局高点,姿态低点,总归没错。

    解立敬此番前来,虽说是代表江西官场,但对于一般的虎山军将士而言,则是代表着官方。虎山军打着北征抗虏的旗号,一路走来,苦吃了不少,气更受了不少,总算有个朝廷命官来相送了。得好好招待,要好好宣扬。

    杨炯命人精心整治席面,专门宴请了解立敬。杨炯不胜酒力,特意请周鹏和秀才作陪。周鹏干过永州教谕,秀才也曾是老秀才,算是士林一脉。

    几杯酒,几句话,杨炯直觉面前的解知府是个妙人。

    只见解立敬对周鹏说,“用文章教化世人,用刀剑护卫百姓,都是圣人之道。夫子倡六艺,即为如此。”

    周鹏听了,顿生知己之感,当即站起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慨然道,“知我者,知府也!”

    而后,解立敬又转向秀才,“举业艰难,沙场征战更是艰险。维德兄,你可谓是投笔从戎,有班定远之志呀!来,我敬维德兄一杯!”

    杨炯一边观察,一边在脑子里思索,过了一会,突然笑了起来。

    这个解立敬,算是个在史上留名的人物。杨炯后世读书,偶然间读到过这位解知府的生平事迹。如果没记错的话,解立敬明年便要升任江西巡抚,之后便急流勇退,以年老多病、视力下降影响正常履职为由,多次向朝廷提出辞职,最终获崇祯皇帝的恩准,隐居贵州黄平兴隆。崇祯十七年(1**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满清趁机攻入北京撵走李自成,乘势南下四川追杀张献忠。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身亡后,孙可望率余部投奔南明永历政权,继续抗清,拒守着滇黔川大部。此时,孙可望获悉解立敬遁居黄平兴隆,如获至宝,便以南明政权的名义,授解立敬为四川巡抚。解立敬坚辞不受,而被下狱。孙可望千方百计逼其就犯,不想解立敬却绝食而亡。临终前,解立敬看破世道沧桑,留给子孙的遗训是“官可以不做,书不可不读”。

    杨炯之所以发笑,是因为面前的这个小老头,本质上是一个既善于明哲保身,又和光同尘
>>>点击查看《明末屠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