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明末屠夫 > 明末屠夫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75章 贺礼(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屠夫 章节目录 第175章 贺礼(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蒸水河畔,成片的工坊,正在制造叮叮当当的嘈杂声。工坊上空,是不断升腾的烟尘,还有刺鼻的石炭和硫磺味。整个工坊,用青砖砌的围墙给圈了起来,远远望去,就像一座拔地而起的小城镇。

    杨炯在军械使王铁匠的陪同下,走进了其中的一间工坊。这间工坊,正在浇铸佛郎机的炮管。王铁匠满面烟尘,神情兴奋地介绍道,“大人,你之前给我讲的铁模铸炮法,这法子好用哩,省工又省料……”

    所谓的铁模铸炮法,铸炮时先在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第二层浆液是极细窑煤调水制成。然后,把两瓣合起来,用铁箍箍紧、烘热,再节节相续,最后往里面浇铸金属熔液。待浇铸冷却成型后,按照模瓣次序再剥去铁模,逐渐露出炮身,然后再剔除炮膛内的泥胚胎,一尊铁炮便浇铸成了。总体上,这个法子比泥范法,或是失蜡法,要快了很多,废品率也降低了不少。

    除了效率和成品率高外,使用铁模铸炮法,炮膛内自然光滑,解决了炮膛蜂窝的难题。在作战过程中,若是炮膛粗糙不平,很容易导致火炮炸膛,或者影响装填速度。

    铁水翻腾,热**人。杨炯的额头上,很快便满是汗珠,但他还是兴致勃勃听着王铁匠表功式的介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铁水倒入铁模。在身后的亲兵看来,将军看浇铸火炮的神情,比看军中的文书要认真多了。

    过了一会,杨炯突然扭头打断了王铁匠的话,“火炮,是真正的大杀器。我军除了要铸造大批野战用的佛郎机以外,从现在起,要开始铸造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王铁匠一下子愣住了,因为他连听都没听说过。

    杨炯伸手比划道,“红夷大炮的炮管长,管壁很厚,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这样一来,在发射过程中,膛压由高到低,不会轻易炸膛。另外,在炮身两侧浇铸圆柱型的炮耳,以此为轴,用来调节发射角,从而改变瞄向和射程。同时,我们还可以浇铸准星和照门,这样瞄准起来更加方便……”

    王铁匠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落下一个字。杨炯说完,他又发了一阵子的呆。过了好一会,他突然皱着眉头问道,“大人,你这么一说,这种炮该是后装。如此一来,打上一发弹,岂不是要捣鼓好长时间?造的这个炮,这么慢,有必要么?”

    杨炯认真解释道,“这个红夷大炮,是西夷传来的,主要的长处就是射程远,原本就是当成舰炮和攻城炮的。造红夷大炮,非常有必要,不仅是攻城利器,就是在野战中,若是运用得当,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王铁匠听了,立马兴趣大增,“好,这个好!那属下就赶紧召集人手,把这个炮给捣鼓出来。往后有了红夷大炮,咱们虎山军就可以轻而易举去攻城了。对了,大当家,这回你是想打长沙城,还是武昌城……”

    你一个造炮的,什么时候也成了军国主义分子?!

    杨炯有些哭笑不得,再次打断了王铁匠的话,“有事说事,不要意淫!你先把炮造出来再说。还是用铁模铸炮法,这个法子适合造红夷大炮!”

    王铁匠点头应诺,顿了顿,又一脸畏缩和小心地试探,“将军,要不你先画出来让我瞧瞧。最好是用上回画佛郎机的那个法子,用什么剖视,对,剖视图!”

    “……不过,将军你画得实在是不好看。要不,我给你请个画师,你在一旁口述,让画师照你说得画。有不对的地方,你再给他指出来……”

    杨炯听了,先是仰头吐了一口浊气,尔后才点了点头。

    ……

    从工坊回来的一路上,杨炯心情踏实很多。有后世的认知,杨炯自然不是单纯的唯武器论者。但是,尽可能争取和发挥武器装备的优势,也是杨炯的一种本能。

    因为杨炯很清楚,任何武器装备上的劣势和代差,那都是需要用血肉和性命往里面填的!

    崇祯四年(1631年),东虏便利用俘虏过来的汉人工匠,成功仿制了红夷大炮,并定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时隔十年,任何一个上升的军事集团,都会争分夺秒去提升军事能力。如今,想必东虏的乌真超哈(炮兵)已经较之朝廷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但若是虎山军能够批量生产佛郎机和红夷大炮,那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都不必怵于东虏。今天看到军械制造局能够熟练运用铁模铸炮法,批量浇铸佛郎机,杨炯心里才算松了一口气。想着想着,杨炯脸上终于浮出了笑意,还下意识念叨了一句,“春风吹、战鼓擂,如今世上谁怕谁?!”

    身后的亲兵听了,一个个面面相觑。

    念叨间,突然又被传来的更大吆喝声给惊醒了,“卖肉喽!卖肉喽!今早新杀的肥猪,赶紧过来称肉喽!”

    “卖肉喽!卖肉喽!”

    吆喝声雄浑而干脆,比当初自己卖肉叫得响!杨炯心里点评一句,顺着吆喝声好奇地看了过去。靠,竟然有人在当初自己的肉铺屋檐下卖猪肉,还挑了一根旗杆,旗帜上面写着几个大字——“杨呆子同门师兄”!

>>>点击查看《明末屠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