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明末屠夫 > 明末屠夫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23章 岭南之战(二)(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屠夫 章节目录 第123章 岭南之战(二)(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离开郴县的第二天晚上,前军派人前来禀报,已击溃驱逐顺头岭古道的守敌。

    听到这个消息后,杨炯欣喜若狂,招牌式的憨笑再度浮上面庞。

    亲兵营指挥使杨真,很少见到杨炯如此失态,很是好奇。

    杨炯独自笑了一会,心情大好之下,便开始调戏秀才,“都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秀才,今日,就让你给杨真上上课。也让咱们虎头山这帮土贼,好好见识见识,学问的重要性!”

    本来,杨炯是想给秀才机会,凝聚凝聚一下神格。没成想,秀才却是一脸羞赧,讷讷不能言。

    杨炯心情好,没作多想,随口又道,“不行呀!秀才,这读书人,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可不能光说不练,头顶着读书人的名头,肚子里却是没有几滴墨水呀!”

    “以后,可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旁的周鹏见秀才吃瘪,便出言解围道,“大人,柳兄弟一心向学,重视举业,不爱看杂书,实属正常。不若,让在下解说一番。看看对不对,也请大人提点指教。”

    “自秦汉起,就把原来楚国以南的地域,称作岭南。这隔离分界的,就是南岭,也有称五岭的。这五岭,分别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群山连绵,从江西延伸至湖广,隔绝南北。”

    “大人心喜,想必是因为顺头岭古道通畅,我军进入广东就再无阻碍了。这南岭能通行的地方,并不多。东有梅关古道,中有顺头岭古道,西有灵渠。这顺头岭古道呀,就是咱们湖广入广东的必经之路,除此,别无他路。”

    “……这天下形胜,是有数的,更是有名的。顺头岭古道,居于骑田岭和大庾岭之间,唯此方可通行。在下只是在书上看过,并没有亲见,想必是极其险要的。否则在秦末,赵佗也不可能凭着封锁关隘,就能够割据自立的。”

    “……桂阳岭,下下复高高。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寄言千金子,知余歌者劳。这就是唐朝时期,一代文豪刘禹锡贬谪岭南,走顺头岭古道翻越南岭,一时感慨后写下的。”

    杨炯听了,认真点了点头,却没有出言称赞。

    点头,是对周鹏见多识广,博闻强记的认可。不出言称赞,是对秀才面子的维护。都是自己的属下,没必要为了新人,而伤旧人的心。

    想了想,杨炯断然下令,“命李文贵,留下一个刀盾手千人队,就扎在顺头岭,守住古道,待全军通过后,再行归建。”

    ……

    得知顺头岭古道失守,两广总督沈犹龙眉头一皱,问身边的幕僚,“记得老夫前些日子,都已下令,让韶州千户所务必守住顺头岭,封锁住古道。怎么,这才几日,就失守了?虎山贼有这么厉害?”

    幕僚想了想,劝慰道,“大人不必心忧!虎山贼劳师远征,人数也就两万余众。相较之下,总督大人早已料敌从宽,征召了广州数卫,还有清远、肇庆、惠州等卫,光士卒已逾三万,还有民壮近万余人。”

    “……虎山贼为客,我为主,主客形势明显。这虎山贼,翻不了天的。更何况,大人你一开始,就定下的是野战之策,用堂堂之阵,一举歼灭虎山贼,省得他日又来袭扰,令人防不胜防。”

    “……反正都是要打上一仗,还不如,先请君入瓮,再瓮中捉鳖。如此,岂不更妙?”

    这番话说得沈犹龙缓缓点头,连连抚须。

    过了一会,沈犹龙又道,“申之,那依你之见,这韶州卫千户所,又该如何处置?”

    幕僚眼中寒光一闪,笃定地说道,“千户官,斩首!韶州千户所,由广州前卫统辖。此次出征,广州前卫担任中军,对总督府的训令,无有不从,算是得力。”

    “此举,既是杀鸡骇猴,吓一吓各卫,还有各所的那些武官。另外,也是奖励有功,给广州前卫一点甜头。”

    沈犹龙思索一番,拍板道,“就依申之之言。”

    末了,沈犹龙又忧心地交待,“申之,你再去催催各卫。除先期抵达的前锋,剩下的,也须得于明日,务必抵达。不然,等虎山贼兵临韶州,我们剿匪大军自个都还没齐整,还是窝在这英德县哩!”

    幕僚连忙应下,不过神色却是犹疑。

    ……

    韶州府。

    华灯初上,知府黄锟在自家书房,好整以暇,滋滋润润地品着茶。

    一旁伺候的幕僚,却是一脸焦虑,欲言又止。

    连喝了几泡,黄锟这才放下茶盏,慢条斯理地说道,“又有什么急事了?还是又有坏消息了?看你魂不守舍的样子!”

    幕僚连忙回道,“大人,这虎山贼前锋已至城下。为何大人还有心思,在此悠闲品茗呀?”

    黄锟呵呵一笑,说道,“我知道军情紧急,也知道你心急。可这,也不是心急就管用的。再者,老夫不趁着现在还是知府,好好品些好茶,说不得,过了几日,想品都没得品了……”

    幕僚连忙打断黄锟的感慨,“大人何出此言?这总督大人,都已
>>>点击查看《明末屠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