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明末屠夫 > 明末屠夫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13章 谏山岭(三)(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屠夫 章节目录 第113章 谏山岭(三)(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翌日一早,虎山军倾巢而出,直扑谏山岭。在冬日旷野上,宛若一条火红的长龙,向城外的东方游走。整齐行进的队列里,没有言语的喧哗,只有坚定的步伐。

    亲兵队千夫长杨真,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持着长枪,骑着战马,跟在杨炯后面的不远处。他眼睛有些发愣,直直盯着杨炯背后的那两柄大斧,而且长时间都保持着这个动作。不过,大伙都忙着赶路,其他兄弟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异常。

    杨真是在回想昨日军议的事。作为千夫长,杨真有参加战前军议的资格,而且还就如何攻打永州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大当家竟然很肯定他的看法。

    这让杨真受宠若惊,直到今天,依旧还在回味那种当众被认可的感觉。

    当时,杨真说道,“……我看永州卫是怕咱们虎山军。小的侦察过,谏山岭不时有烟尘冒出,想必是一些士卒在烧柴火弄吃的。这个烟尘,是零星升起的,说明他们是偷偷干的。为什么偷偷干?想必在这之前,那些百户、千户,乃至指挥使是有过禁令的。”

    “那为啥要颁出不许烧柴火的禁令,肯定是怕被咱们发现和盯上。小的就从这里琢磨,永州卫应该是怕咱们的。更何况,他们也就是一个卫,顶破天五六千人,和咱们虎山军比起来,人数的劣势很明显,怕咱们也说得通。”

    “……至于怎么打?我没啥意见,但凭大当家差遣就是。叫我往那里打,我就往哪里打!只是以前打过猎,越是遇到这种胆小的东西,越是要扑上去追,不能让它缓过神来,不然,反而麻烦哩……”

    后来,这番话被大当家单独拎出来,再给大家讲了一遍,并评价道,“平日里治军养兵,有经验可循,但临阵用兵,大多无迹可寻,全靠个人悟性。让大伙畅所欲言,就是要独立思考,相互启发。刚才杨真兄弟讲的,是上心观察,用心思考。”

    “至于对不对,谁也不知道,得在战场上检验过才算数。用兵之妙,存乎一心,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大伙都是带兵用兵的人,不管战绩如何,始终要记得——负责任地定下决心,对胜负和虎山军负责。”

    ……

    永州卫指挥使黄建在赶忙派兵布阵。

    昨日巡营的时候,就发现有一队虎山贼抵近侦察。那些前来的虎山贼,大摇大摆到了谏山岭下,边走边停,还不时指指点点,着实有些嚣张。不过,黄建忍了下来,因为他看到,虎山贼来的是一队骑兵,即便他想做点什么,不仅追不上人家,反而还会暴露己方。

    当然,黄建心里也还隐隐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万一,虎山贼根本就没发现,永州卫藏在谏子岭呢!

    自世袭军职以来,黄建其实并没有打过仗,一年到头,收租、做买卖倒是忙得很。除了秋收过后,例行性巡视一遍各个千户所、百户所,再组织一次大校,余者,真不需要他操心什么事。如果不是衡州地面上冒出了个虎山贼,黄建也会和他父辈一样,舒舒服服、滋滋润润当一辈子的太平官。

    不过,求生的本能,让黄建在心存希望听天命的同时,也尽量安排抵御来尽人事。好歹身边还有近五千人马,加上盘踞在谏子岭,居高临下,未必没有一战之力。这给了黄建一丝底气。

    “……左千户所,负责防御谏子岭主峰东侧的小山头。固守待援,无中军号令,不得擅自后撤。”

    “右千户所,前千户所,防御谏子岭主峰西侧半山腰一线。你们两部,以中间上山的山路为界,多挖沟筑垒,多备些石头。贼寇自下而上仰攻,就用石头,狠狠砸他娘的。”

    “后千户所,中千户所,防御谏子岭主峰,由本将直接指挥。”

    这般布置,算是像模像样,中规中矩。所以,下边的几个千户官相互看了看,便抱拳应诺。

    见下边人领命了,黄建又补充道,“这样吧,现在我们固守山林,各千户所的骑兵,用处也不大,不若集中到中军。非常时期,再由本将下令对虎山贼进行突击。”

    这回,各个千户官又相互看了看,都轻轻摇头示意。

    昨日挨训的马千户,在大伙的眼神推举下,站了出来,大咧咧嚷嚷,“指挥使,末将就直言了。如今,各千户所的骑兵,早就不是兵籍上的人了,跟卫所也毫无干系,都是我们这些兄弟为了军务,拿自个家底置办的。刚才指挥使也说了,如今非常时期,千户所里也得有些准备呀,还望指挥使体恤下边人,就不要集中起来了。”

    说完,有故意小声嘟囔了一句,“实在打不过,只要有马,撤起来也快呀!”

    黄建听了这话,脸一阵青一阵白,不过,也没再说啥。于是,集中骑兵的事,最后不了了之。

    之所以如此,是黄建知道自己也理亏。骑兵都是各个千户官的亲兵家丁,都是他们自个掏腰包捣鼓的,卫里也没有给过一两银子。再者,集中骑兵一说,明面上是便于突击逆袭,其实是逼着各个千户官严防死守,不能起后撤逃跑的想法。

    不过,这世上,谁都不是傻子。永州卫没打过仗,不代表这些军官都是傻子。相反,
>>>点击查看《明末屠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