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盛唐之帝国崛起 > 盛唐之帝国崛起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22章:倒霉的御史们,杜乘风的影响力(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盛唐之帝国崛起 章节目录 第322章:倒霉的御史们,杜乘风的影响力(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面对几名御史的再三弹劾,李孝恭面色有些难看。

    倒不是因为他们弹劾自己而生气,只是有点替大唐感到悲哀。

    经常跟杜乘风打交道,杜乘风对朝堂的一些弊端的剖析李孝恭自然也是知道的。

    如果朝廷的所谓的监察机构御史台的官员都是一班这样的无脑蠢才,捕风捉影之辈,那这朝政还真是不好说。

    想到这些李孝恭不禁有些微怒了,忍着怒意走到那几名御史跟前,高声质问道:“本王说你们弱智,有说错吗?”

    “用你们的脑子想一想,本王真要是贪污礼部钱财,还会拿出来炫耀?你们自己脑袋想不明白,就别以为人人都像你们没有脑子。”

    说到这,李孝恭吭了一声,眼睛十分鄙夷地看着几名御史,“你们是不是觉得琉璃价格昂贵,那么多纯净的琉璃本王倾尽家财也买不起是吗?”

    “难道不是吗?长安百姓都知道那琉璃乃是番邦传过来的。普通的琉璃都十分稀少珍贵,更别说王爷你那个酒楼使用的那种无色透明的琉璃。”

    李孝恭话还没说完,另一名御史眼珠子骨碌一转,就针锋相对道。

    “谁告诉你本王用的琉璃是番邦传过来的。天下之大,能人辈出,岂是儿等愚昧之人可以揣测的。”

    “我大唐地大物博,人杰地灵,难道就造不出这样透明的琉璃吗?”

    李孝恭神情不屑一顾,语气很是不满地嘲笑道。

    原本杜乘风叮嘱过他,在望江楼酒店没有开业之前,尽量不要透露出玻璃的来源和价格,不过眼下看样子要破例了。

    “皇兄,怎么回事?这琉璃难道还是我大唐的产物?”

    李世民听李孝恭说到琉璃可以自产,也是十分惊讶,忍不住问道。

    李孝恭闻言犹疑了下,无奈道:“皇上,这些琉璃都是杜乘风的工厂免费提供的,微臣都没有花钱呀!”

    杜乘风?李世民愣住了,怎么又是杜乘风弄出来的。这琉璃要按照长安市场上的价格来估算,确实是要值很多钱。

    但是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杜乘风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既然杜乘风能大批量生产出这么纯净无暇的琉璃,想必这琉璃的价格应该也不至于贵到哪里去。

    这种基本的商业常识李世民还是清楚的。

    当李孝恭说出这个琉璃的提供者是杜乘风之后,那几个御史也全都傻眼了。

    既然是杜乘风免费提供的,那就跟李孝恭没有半点关系了。

    想到最后的结果居然是这样,刚才还跳得欢快的几名御史脸上顿时有些尴尬。

    李孝恭既然都说了是杜乘风免费提供的,那自然是不会假的了。

    别人或许造不出来,但是杜乘风大家都相信他一定有那个能力。

    “既然是杜乘风的工厂提供的,那此事就过了。”李世民不经意地扫了几名御史一眼,语气淡淡地说道。

    “不,皇上,此事还不能过!”正当几名御史无奈地松了一口气时,李孝恭却十分郑重地说道。

    李世民微微诧异,有些不解,“皇兄,你的意思是?”

    李孝恭犀利的眼神瞪了几名御史一眼,郑重其事道:“皇上,御史台乃我大唐监察百官,肃正纲纪之机构。”

    “按理说,应该比之大理寺,刑部处事更为严谨缜密,更应该讲求证据才是。”

    “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不经考究,不经分析,仅仅凭着自己主观意愿就断定朝中官员为官不正,此举实在太过草率。”

    “皇上,微臣觉得,这样的歪风实在不可助长。否则任凭这些御史每天这样无事生非,没有真凭实据就可以弹劾任何官员,那我朝官员还有什么心思为民分忧,每天应付这些无聊的弹劾就好了。”

    “每天早朝,皇上还要浪费这么多无用的功夫在这些子虚乌有的无聊之事上。”

    “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难道这些御史就是这样替皇上分忧的吗?难道这确定不是在给皇上增添忧愁吗?”

    李孝恭越说到后面,语气越发激昂,声调也越高。最后一句甚至是咬着牙一字一句地吼出来的。

    说这些话可以说已经是完全不给御史们留一丝面子了,字字诛心。

    原本李孝恭是不想说这番话的,但是这些老顽固竟然没事弹劾起自己这个王爷,如果自己不反击一下,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他堂堂一个王爷,还是皇上的堂兄,被这群朝廷的米虫无中生有,如果一点脾气都没有,世人岂不都当他李孝恭好欺负了。

    何况杜乘风也曾经给他提过的忠告:说大唐现在的早朝很多事情完全大可在各部直接处理。

    各司其责,各部完成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行。遇到重要事情无法裁决时才有必要在早朝上呈报皇上决断。

    但是御史台与百官这种经常毫无根据的扯皮之风实在不宜助长,长此以往,百官疲于应付,对朝廷很不利。

    李孝恭的话
>>>点击查看《盛唐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