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吾国有秦 > 吾国有秦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十章尘埃落定(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吾国有秦 章节目录 第二十章尘埃落定(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晨光熹微,东方泛白。

    章邯以赵畢率五百甲士围六英宫正殿而不攻,自己则带着剩余两千余众分批截堵援军,战事一时胶着不定。

    晨雾中,章邯身着混杂露水与血水的甲胄来到了赵胡亥暂居的鹿鸣台。

    “陛下。”章邯道:“隗伏、李宕等人非赵高而必救,今甘泉宫以陷落,诸公子尽在叛军手中,臣以为如此拖下去,会对陛下不利。”

    “章卿以为呢?”赵胡亥身着白色襜褕蔽膝,打着哈欠睡眼惺忪地问道,昨夜他睡的还不错,为解陛下心忧,熊韶还特意临时抓来一名宫娥陪伴皇帝。

    “臣以为。”章邯上前一步,道:“陛下当立于高车之上,驶于战阵中,以威压叛军弃械,如此,大事可定。”

    赵胡亥懵懵,他以为自己听错了,看着一脸毅然决然之情的章邯,蠕动着喉咙道:“章卿,汝,汝是认真的?”

    “君前奏事,邯怎敢妄言。”

    “不是。”

    赵胡亥慌了,他左右看去,只见众人皆一副理应如此的样子,忙拽过章邯低语道:“章卿可是要陷寡人于险地?”

    “陛下何出此言?”章邯退后一步道:“臣忠于陛下,又怎会如此行事。”

    “可,汝却要寡人立于战阵中。”赵胡亥咬着牙道:“刀剑无眼,汝又何能保证寡人不会有所损伤?”

    “陛下。”章邯不顾甲胄在身,大礼下拜道:“无论中尉锐士亦或是其余叛军,多为赵高矫诏所召,并不知其行径等同谋逆,旦若陛下以真面示人,叛军必不攻自破。”

    “可,可。”赵胡亥焦急地搓手跺脚,捶足顿胸,他知晓章邯所言极是,但是他却不敢拿性命去冒险。

    “陛下。”章邯再谏,他道:“陛下可知昔日长信侯嫪毐之变?嫪毐窃符以号兵甲围先帝而叛之,然先帝登台而示,尽言语数句,便是叛军倒戈相向,今陛下何不仿先帝而效之!”

    赵胡亥口中称是,心下却是苦笑,秦始皇何许人也?纵观中华信史三千年,唯一称得上千古一帝的男人,赵胡亥何许人也?本尊就一纨绔子弟,前身不过政法类人民公仆,如何能够与祖龙相比?

    皇帝在犹豫,章邯却是等待不及。

    秦朝尚存春秋遗风,君臣之间也远非后世那种动辄万岁万万岁的主奴差距,见状,章邯召来熊韶,嘱咐道:“以朗卫数人,随陛下上高车,驶于阵中,旦有差池,诛你三族!”

    “唯!”

    手脚发软,面色苍白的赵胡亥就这样被朗卫们架上了仅有伞盖遮挡的高车,目光呆滞地任由驷马缓缓向双方交战的甬道行去。

    事已至此,再怕也无济于事。

    在熊韶的陪同下,赵胡亥强鼓起勇气,开始酝酿台词,看来今日史书当记,二世皇帝怕是第一个被臣子逼迫至前线的君主了,好在此道不孤,按照历史原有的轨迹,千年之后宋真宗赵恒也会有同样的待遇。

    皇帝與驾上高耸树立的大纛迎风飘扬,猎猎作响,正在交战中的双方甲士不由得纷纷住手,茫然地看着车驾渐渐驶近。

    敌我同为宫中禁卫,皇帝仪仗自是熟记于心,见此,一时间甬道之中鸦雀无声,静谧。

    手扶羽葆幢,赵胡亥清了清嗓子,高声质问道:“汝等皆为我大秦勇士,寡人之亲卫,缘何叛寡人而忠赵高?!”

    嗡!

    赵胡亥的寥寥数语引起了甬道之中中尉锐士们的阵阵骚动,茫然地看着风中荡拂着的,象征君权的大纛,呆滞如同石俑。

    见状,赵胡亥趁热打铁道:“赵高!王绾!隗伏!李宕!杨喜等人矫诏谋逆,汝等锐士当为寡人平叛,昨夜之时可既往不咎,寡人以此立誓!”

    说着,赵胡亥挥剑以砍断车轼大声道:“寡人如有悔意,当同此木!”

    得益于百余年前商君徙木立信,秦君的公信力远非朝令夕改的六国君主可比拟,锐士们不疑有他,纷纷高呼着陛下万岁转身战于不久前的同袍。

    赵胡亥登车之时,隗伏便已知大事去矣,杨喜误判陛下所在华阳宫,使赵胡亥得以喘息,趁夜色未能一举击杀皇帝,这场骚乱已然以进入尾声。

    无助,不甘。

    隗伏看着且战且退的身余亲卫,不由得老泪纵横,严刑峻法,郡县而治,隗伏抬头看着渐渐升起的朝阳,拔出佩剑横于脖颈,纵有许国之心,然国又可存几时?

    罢了,罢了。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隗伏既死,余者皆降。

    有隗伏部近七千众傍身,赵胡亥乘坐高车如法炮制,陆陆续续收降叛军,一场不亚于长信侯之乱的赵高谋逆已然进去了结束的尾声。

    中尉李宕被俘,郎中骑将杨喜、吕马童投降,宫卫令吕中于死于乱军之中。

    余下,仅有被围六英宫中的赵高与其亲卫百余人,负隅抵抗的阎乐,以及被廷尉姚贾软禁的长阳侯王绾。

    咸阳西南,坊市。

    阎乐率残部据守旧时骑
>>>点击查看《吾国有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