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一九八一年 > 一九八一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百四十二章:全县总动员(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一九八一年 章节目录 第五百四十二章:全县总动员(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哈的农民哪里敢想?

    现在有机会拥有。感兴趣愿意参加的农村人不在少数。

    归根结底是因为钱国栋这个人说话直来直去,基本上不打官腔、不含糊其辞。

    黄瀚言辞灼灼断定西大街的门面房会一直涨价,十年涨十倍都不稀奇。

    钱国栋也看到了物价飞涨,建筑材料涨得更凶,他同样认为房价肯定涨。

    因此他召集乡镇干部开会动员时,根本不怕承担责任落下放口炮的骂名,把胸脯拍得“嘭嘭”响,把房价上涨的预言说得板上钉钉。

    县长是这个态度,说了这么肯定的话,乡镇领导当然会有样学样。

    他们为了忽悠来更多资金,开会传达时理所当然会再加点料。

    三人成虎,于是乎,各乡镇都在传在西大街入股买门面房,约等于买了聚宝盆,十年以后靠租金都能活得滋润。

    此时的农民比后世纯朴多了,真的无中生有骗他们都比较容易。

    更别说号召他们拿出钱来买房子这种真真正正的大好事。

    所以肯拿出钱入股的人家真的不少,一个乡镇只要集资几十万就够修一栋六七千平方米的大楼,以各乡镇动员起来的力量就能拿下三百多米的商业街建设。

    西大街东西长度一公里,街两侧都是计划建设最少六层的大楼。

    不可能修建成一个挨着一个,还得减去两三个相连的大楼之间必须留出的足四米五的间隙。

    “自强大厦”由“自强服务公司”独资修建,“风牌大厦”由张芳芬牵头合资修建,参股人员绝大多数是“自强服务公司”的中层以上干部。

    有家里比较富裕的职工想要入股当然欢迎,只不过张芳芬不会借钱给她们增资。

    想要参股的普通职工人数不超过十个,都是农村户口,来“自强服务公司”上班不足一年。

    她们家有的是养殖专业户,有的是跑运输的个体户,应该属于先富裕起来的少部分人,估摸着是万元户。

    因此她们拿得出五千块钱入一股。

    城镇户口普通职工入股的反而一个都没有。

    城里人家理论上都应该有正式工作,但绝大多数是拿死工资的,普通职工家庭在八四年能够攒下五千块钱的少之甚少。

    分配到“自强服务公司”这种镇办集体单位上班的,当然是普通家庭居多。

    五千块钱一股,将要拥有二十个平方米的产权,一楼和二楼各十个平方米一视同仁。

    但是不可能划出一个个十个平方的格子间,只能采取二十四人共同拥有四百八十平方米产权的办法。

    算临街门面长度四米乘以深度六十米,正好是二百四十平方,加上二楼面积,就是四百八十,刚刚好二十四股。

    房子造好后办产权证,就按照四百八十平方米门面房办一个的做法。

    “自强大厦”、“新风大厦”一二楼的四千八百平方米门面房正好分解成十个独有或者共有的产权证。

    这些都会事先说明,参股的干部、职工能够理解,哪会有意见?

    况且又没人强制谁入股?都是自觉自愿!

    觉得跟大家掺合在一起不好,完全可以放弃!

    然人是群体动物,其实喜欢扎堆,得知中层干部中没有人放弃得到产权的机会,心里有些不安的人也就随遇而安了。

    张慧芬和张禹根也是“自强服务公司”中层干部,俩人同样是自己出两千五百块钱,再跟张芳芬借这么多钱入一股。

    刘小明姐姐刘小娟也是中层干部之一,刘兆祥给了她一千五百块,她自己有一千块存款,同样能够享受张芳芬给的两千五百块无息借款。

    她也喜滋滋入了股,因为刘兆祥这个人虽然没有文化,但是懂得认死理。

    他认为跟着黄瀚家吃不了亏,叮嘱刘小娟,在单位上要紧跟张芳芬,人家说什么支持什么。

    鼓励中层干部买街上门面房,这种好事刘小娟当然支持得更加积极。

    张芳芬出的借款虽然不要利息,但是需要归还,每个月从工资中扣除三十块。

    当下这种质量要求高于宿舍楼的六七层大楼,造价一个平方有一百块钱足够了。

    考虑到一二楼的层高五米六,又是门面房,再加上拿地的成本,算二百五十块钱一个平方米。

    “风牌大厦”一二层是两千四百平方米,六层总共七千二百平方,总造价七十万出头。

    “自强建筑公司”承建“风牌大厦”和“自强大厦”,利润只看百分之十,他们的目标是让这两栋大楼成为七八十栋同样等级大楼中质量最亮眼的。

    为此黄进特意回三水县亲自抓质量,他有心跟三水县其他建筑公司比个高低!

    张芳芬拿下两个地块两千四百平方米应该是算花了二十万左右,不是采取付钱买地皮的形式,而是采取分产权的形式。

    “自强大厦”的六层楼中的三四五六层一共四千八百平方米,分别给了拥有地皮的四家
>>>点击查看《一九八一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