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学霸的科幻世界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百六十一章 诱导倪光南(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学霸的科幻世界 章节目录 第四百六十一章 诱导倪光南(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虽然已是初春,但倒春寒接踵而至。

    从电子工业部大门口出来,外面已经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

    庞学林忍不住双手捂嘴,哈着寒气。

    倪光南笑道:“庞总,我们晚上吃火锅吧,我知道有一家铜锅涮羊肉,味道很不错。”

    “行啊!”

    庞学林自然不会拒绝。

    庞学林跟着倪光南上了车,两人在大栅栏附近找了家铜锅羊肉馆,先是要了份铜锅汤底,又点了鲜切羊肉、羊腿肉、羊上脑、毛肚、虾滑、白菜、蒿杆子、香菇、油豆皮等等,最后又要了六瓶啤酒。

    菜上齐之后,倪光南分别给自己和庞学林各倒了一杯啤酒,说道:“庞总,这杯是敬你的,这段时间听你的报告,受益良多。以前都说睁眼看世界,但我们弱啊,抬着脑袋垫着脚看西方,看到的不过是一片遮住日头的阴影。产业受制于人,却又找不到一个明确的方向,你是我见过的ICT产业界第一个真正懂技术、有眼光,懂产业发展规律的人,你这几天的报告,让我们所有人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庞学林笑了笑,和倪光南碰了碰杯:“倪工,过奖了。”

    倪光南一饮而尽,摇头道:“我说的一点都不夸张,你别看我们这些年搞外资引进搞得风风火火,想着用市场换技术,但西方那些资本家是傻子吗?人家不知道咱们的心思?就像你之前在报告会上说的那样,IC产业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业,咱们再这三点上做不到的话,那么别想短时间内追上西方……”

    庞学林笑了笑,他能感觉到倪光南心中的憋屈。

    来到这个世界将近一年半了,庞学林对中国产业的发展有着一个很清晰的认知。

    造不如买,就是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

    整个社会的风向都是疯狂迷信西方,相信市场经济,打开市场让外国人来。

    国内很多产业就成了这一政治正确下的牺牲品。

    运十下马,解散研发团队,销毁技术平台,技术积累中断,大量人才流失,甚至流失海外。

    撤销机械工业部,解散仪器仪表工业局。

    放弃了汽车的自主制造路线,有经验的汽车制造工程师转岗成了合资企业中研究组装技师,彻底被隔离在研发环节之外。

    比如汽车厂在合资中,就有图纸上一条线,中国工程师都不能改,要改的话,也必须经老外层层上报由外国公司决定。

    这种限制性条款就杜绝了中国工程师通过修改原始设计,逐步吃透国外技术的可能性。

    精密仪器仪表领域大量研制人员下海,很多有经验的高水平人才被外资企业收入囊中。

    在IC产业,倪光南的技工贸和柳传帧的贸工技之争,同样如此。

    直到两千年后,中国人才会明白,后发市场是需要保护的。

    如果没有行政上,关税上的保护,根本没有能力同国际巨头竞争。

    人家的东西打垮你的民族产业轻而易举。

    于是到了2004年,铁道部搞高铁引进的时候,已经学乖了的中国玩了一手经典的三国杀。

    当时铁道部委托中技国际招标公司为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进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招标公告明确投标企业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注册的,具备铁路动车组制造能力,并获得拥有成熟的时速200公里铁路动车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国外合作方技术支持的中国制造企业(含中外合资企业)”。

    这段话比较绕,通俗解释一下,就是两个意思:第一,投标企业必须是中国企业,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以及日本高铁制造企业本来想直接参与投标,这一条件将它们挡在了门外。

    第二,中国的企业也不能随便投,必须有拥有成熟技术的国外企业的支持,这一下又把“中华之星”、“蓝箭”等国产动车组挡在了门外,因为铁道部的真正目标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此外,铁道部只指定了两家企业能够技术引进,一家是南车集团的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是北车的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这被称为“战略买家”。

    铁道部还要求,投标前国外厂商必须与中国国内机车车辆企业签订完善的技术转让合同,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取消投标资格。

    更狠的是,铁道部还设置了一个考核环节,叫作“技术转让实施评价”,考察对象是中国投标企业,裁判是铁道部成立的动车组联合办公室,简称“动联办”。

    虽然你中标了,但铁道部先不付钱,然后国外企业作为老师要向国内企业传授技艺,动联办不考核国外企业教得怎么样,它只考察国内企业学得怎么样,只要是国内企业没有学好,他就不付钱。

    实话说这个规定有点太霸道了,国外企业不但要全心教,还怕遇到笨学生,因为即便他全心教,碰到笨学生学不好,他的钱一样打水漂。

    于是,借助庞大的国内市场,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国非但完成了高铁
>>>点击查看《学霸的科幻世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