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大战开端(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一寸山河一寸血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大战开端(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苏定方退走了,据斥候言,方圆五十里之内没有再见到任何一名唐军斥候的踪影。

    在所有百姓看来,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敌人畏惧于陛下的威名,一战而败之后狼狈逃窜,仿佛丧家之犬一般,甚至连窥视都不敢。

    但张扬却清楚,这不是李世民怕了,而是大战之前的宁静。就如同打架一般,出拳之前首先要把手收回去,再倾尽全力击出来,如此方能释放最大的威力。

    张扬不相信李世民会怕,当年那个只带数千兵马便敢出城偷袭,还差一点被他得逞的家伙,胆子很大。

    若是换一下处境的话,张扬不敢肯定自己会不会比李世民差,但绝对不会比他更好。

    唯一可惜的是,当年的高句丽并非是由李世民做主,他的上面有李建成,还有李渊,那一战,是高句丽的失败,但却并非李世民的失败。在明知不可为后,李世民的决定无比果断,李建成被徐晃斩杀,而李世民却能够活下来,这就是本事。

    而这一次,李世民既然率军卷土重来,那就证明他已经拥有了战胜自己的把握,虽然麾下二十余万大军已经陆续赶到了蓟县,但张扬却不敢有一点的大意。

    十余骑飞快地冲进了蓟县城中,一路没有丝毫减速,直接到了州牧府的院子之外才停下。

    为首的校尉在门外验证过身份之后,被典韦领进了大堂之中。

    张扬正在和主将商议着各部的位置分配,见到来人便开口问道:“可是发现了唐军的主力?”

    校尉右拳一擂胸口,大声道:“启禀陛下,蓟县东六十余里,潞县方向发现唐军大营。在末将率军返回之时,唐军已经尽数出营,主力尽出,数不清的人马,粗略估计,绝对不下于二十万人,还有数量庞大的辎重队,足有数万人。”

    超过十万人以后,斥候其实很难统计到敌军的具体数目,没办法,人数实在太多,一眼望不到边,如何统计?而且数目如此庞大的军队,在周围巡视的斥候一定不会少,斥候们若是敢靠得太近,能不能弄清敌军的人数不好说,但他们的性命却断然保不住。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中原的诸侯率军都爱诈称多少多少万的原因,不管你说自己有多少军队,敌人都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拥有着能够迷惑敌军的作用。

    而且人数越多,对敌军的威慑力越大,普通将士不会去思考这些诸侯有多少地盘,有多少粮草,他们只知道,敌军的数目是己方的无数倍,未战先怯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张扬目光一转,环视众人,冷冷道:“诸将!”

    “末将在!”

    诸将沉声应诺,肃杀之气在慢慢升腾着,刘伯温、荀攸、高颎缓缓退到边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张扬起身,左手扶在刀柄之上,沉声道:“当年李渊还在的时候,唐国就一直在南窥大汉的土地,如今李世民同样也是如此。”

    “朕本可以加固长城,安置重军于幽州,时时防备,纵然李世民有二十万众,但想要突破长城却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

    “但朕没有,当年朕就说过,朕这一辈子都不会修筑长城,因为那是耻辱。朕要攻出去,没人可以在大晋的国土上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人!”

    “纵然将这幽州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鲜血,朕也要击败李世民,不把这祸患留给子孙。”

    张扬大步向着门外走去,冰冷坚硬的声音却在空中回荡,“击败李世民,让子孙后代永享太平!”

    ...

    庞大的军队正在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李世民亲自坐镇中军,离他最近的正是前些时日从蓟县城下逃走的苏定方。

    李世民比张扬的年纪要小上一些,如今四十余岁的他正在壮年的尾巴上,端坐在马背上的腰杆挺得笔直,十余年的唐国皇帝生涯让他的目光中充满着威严,不复当年的青涩模样。

    “那小人屠亲自到了吗?”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苏定方楞了楞,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件事他之前应该已经详细向李世民禀报过,虽然不知道李世民为何再次发问,但他还是老实道:“是的陛下,一如当年一般,他亲自指挥大军,甚至当先冲阵,亲自搏杀。”

    “是吗?”

    李世民胯下的白马非常温顺,他左手随意地挽着缰绳,右手则在摩挲着腰间的剑柄,微微笑道:“还是一如当年那般自负,父皇...”

    “让人羡慕啊,当年的我不过是高句丽的二王子,身份虽然尊贵,还顶着一个天策上将的名头,但能够调动的人马却不过数千亲兵。”

    “听闻小人屠年轻的时候不过是一介贼寇,但当年和我军大战之时,他却已经能统率数十万兵马,如果当年朕便是高句丽的王,那场大战将会是谁胜谁负?”

    苏定方没有开口,在他的心里,当年的局势其实很不好说,李渊虽然不如李世民,但当年的决策却有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当年究竟为什么会败?苏定方突然发现自己的记忆有些模糊。

    李世民没去在意,他也根本没想从
>>>点击查看《一寸山河一寸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