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登基(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一寸山河一寸血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登基(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随着张扬率军返回晋阳,汉帝刘辩的驾崩已经不再是秘密,而是被公布了出来,朝堂上的一众大臣商议之后,为刘辩定谥号为仁,史称汉仁帝。

    这件事,并没有兴起什么波澜,老实说,刘辩在晋阳、并州、乃至整个天下都没有什么存在感。对于大部分百姓和底层官员来说,除了知道有这么一位皇帝之外,其余的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想,对于他的驾崩,自然不会流露出过多的伤悲。

    皇帝死就死了,日子还是要继续,只要他们的日子不变,谁当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相反如果是由晋王殿下来当这个皇帝,他们的日子是不是会更好过一些?

    不过对于朝堂上却涌动着一股暗流,当然,在张扬没有明显露出什么态度之前,大部分人都不会主动去做什么,这个时候,上意无比的重要。

    对于刘辩的谥号,基本上所有人都没有异议。虽然在刘辩当皇帝这十余年之中,从来没有亲自处理过朝政,更没有制定什么政策,但不可否认的是,汉室从他的手中四分五裂,又在他的统治下回归一统,别管是不是他的功劳,就因为他在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上,那就算是一种中兴之像。

    蓄义丰功曰仁,克己复礼曰仁,能以国让曰仁,利泽万世曰仁。‘仁’这个谥号算是美谥,虽说其中略微带了一些讽刺的意味,但总归还算妥帖。

    靖平十三年八月,张扬正式结束荆州之战,班师回朝。

    虽说还有江东一地未曾收复,但只要不傻的人就能看得清楚,在损失周瑜和大部分水军之后,孙仲谋支撑不了多久,失败只不过是早晚的事。

    同年岁末,刘辩之子,年仅三岁的刘同在张扬的支持之下登上皇位,并改国号为大兴!

    这件事,让大部分人都很失望,毕竟随着晋阳那一夜的动乱,刘氏子孙和汉室老臣基本都被屠戮一空,剩下的都是张扬一系的官员,他们自然希望张扬能够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这样一来的话,他们的身份地位自然也能水涨船高。可张扬却弄了这么一手,难道说他不想坐上那个位置,只想当个汉室忠臣?

    所以人都不清楚张扬的心思,那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成为了秘密,无人提起,也没人敢去肆意谈论。

    那夜出过力的文武官员,如赵云、孟拱、刘先、司马懿、韩德等一众文武,无升无降,就如同什么都没发生一般,继续承担着他们该做的事情。唯有陈留王刘协,因为谋逆,被除国,夷三族。

    大兴元年,洛阳皇城终于修复完成,张扬率文武百官护卫少帝刘同还都洛阳,这座古老的都城,在董卓一把大火之后,又重新成为大汉的都城。

    由于少帝年幼,无法主政,在太皇太后和朝中文武的请求之下,张扬留在了洛阳。作为汉灵帝时期便已经成为大汉官员的老臣子,别看张扬的年纪还不过四旬,但已经先后辅佐灵帝、仁帝、少帝,正式成为三朝老臣,加之功勋卓著,其地位根本无人能够撼动。

    还都洛阳后,少帝刘同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封张扬为摄政王,总领朝中内外一应事务,权势一时无两。使得天下只知摄政王张扬,而不知皇帝为谁。

    同年三月,益州刺史钟繇突然上书,言大江之中有黄龙现,其余的话一句都没有。

    说实话,钟繇的上书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他想说什么呢?

    但在有心之人的眼中,这份奏章的力度却无比之大,虽然没明说什么事,但其中的意思却表露无疑。

    紧接着,凉州牧王猛上书,言凉州有麒麟降世,霞光万丈,照耀得整个凉州尽夜如同白昼,百姓跪拜不止。

    同样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但随着两人的动作,整个大汉却掀起一场争先献上祥瑞的风波。

    幽州出现凤凰,冀州出现白鹿...等等,这些往常数百年难得一见的瑞兽仿佛商量好了一般,集体现世,而各方大员只是将祥瑞的情况上奏,并没有任何多余的一句话。

    随后,陈群、司马懿两人入宫面圣,少帝下旨禅位于摄政王张扬。

    少府孔融作为汉室老臣,但却未曾参与那一夜的动乱,所以依旧屹立于朝堂之上,闻讯之后,孔融抬棺入宫死谏,天子、太皇太后不纳,孔融撞死于金阶之下。

    张扬立刻上书并没谋逆之意,请少帝刘同收回旨意,并请返回封地晋阳。

    天子不许,再次下诏禅位,张扬再辞。

    第三次,天子继续下旨,这一次张扬没有推辞。

    五月初一,工部侍郎马均于洛阳东郊筑受禅台,汉帝刘同在太皇太后的陪同之下携摄政王张扬登台,祭告天地鬼神并先祖。

    仪式乃成,张扬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为晋,定都洛阳,改年号为武威。

    废帝刘同被封为山阳公,居于洛阳,一应用度不曾短缺。

    长子张征受封为太子,长女张芸为承平公主,大乔、吕玲绮受封为皇贵妃,但皇后一位却始终空悬。

    至于三子,也就是吕玲绮生下的那个儿子,被张扬起名为张安,意为安定天下。但张安却
>>>点击查看《一寸山河一寸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