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科举的影响(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一寸山河一寸血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科举的影响(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靖平十二年正月,一道科举令从晋阳发出,瞬息之间便传遍大江南北。

    仿佛一滴清水进入了滚烫的油锅之中,又如同一块巨石被砸进了平静的湖面,原本因为即将发生大战而有些焦躁不安的天下,立刻沸腾了...

    许多人在观望,他们想要看看这科举的背后究竟还有什么玄机。

    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特别是在各方诸侯之下,没有任何背景,同样也感觉不到任何出头机会的庶人士子们却是根本不愿等待了。

    其中胆子大一些的,性情急躁的,根本没去考虑太多,在得到消息之后便立刻回家背起了行囊,踏上了旅程。

    这些人或许未必才华横溢,有些人甚至难堪大用,但这些人的心思一定很活泛。

    他们看得出来,很多有本事的人如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在犹豫,还在观望。如果他们和这些人一同应试的话,只怕很难有出头之日。

    要知道不久之前张扬刚刚收回幽、冀、青三州,冀、青两州还好,有河北名士打底,但幽州可是百废待兴,急需官吏人才。

    而且这还是第一次开科取士,需要的人数虽然不算多,但绝对并非没有一点机会。对于他们这等才学不算高,处于底层但又不甘平凡的庶人士子来说,绝对一个极好的机会。

    更何况哪怕考不上,晋阳朝廷也答应了报销来往的盘缠,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于是乎,虽然兖州的大战一触即发,荆州、益州、徐州等地也在整军备战,但是往来的士子却一点都不少。

    徐州的士子直奔冀、青两州,再辗转赶往晋阳,而荆、扬、豫三州的士子们则大多选择了乘船绕过即将爆发大战的区域,向着晋阳进发。

    与此同时,益州、京兆、冀州、青州、兖州等地同时大开方便之门,所有的关隘全部开启,由专人接待远道而来的士子。甚至就连隶属于张扬治下的商人们也开始肩负起往晋阳护送士子的任务,这些分散在大汉各地的商人们就如同一只只勤劳的工蜂,将甘甜的花蜜运送回自己的老巢。

    待遇不可能太好,或许只有一些热水,一点干粮和一床棉被,但却让无数的士子感动。

    如果照这样的情况下去,纵然是那些考不上的学子,在返回各自的家乡之后,也一定会将晋王仁慈的名声传遍四野。

    同时,天下各路诸侯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曹操在整军备战的同时,也在积极想着办法消弭晋阳科举对荆州带来的影响。

    别看曹操的麾下大多以世家为主,尤其是入主荆州之后,这种情况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天下除了张扬之外,数曹操对庶人寒门的士子最为看重。为此他不惜又一次搬出了求贤令,向整个天下宣示出了他对人才渴望的决心。

    因为在曹操看来,如果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任由科举在晋阳施行的话,甚至用不了十年,三五年的时间便足够张扬将天下所有的士子全部收入囊中。

    可惜的是,求贤令的效果并不算明显,如果是在科举之前的话,荆州的士子必然会欢欣鼓舞,但在科举这等诱惑面前,谁还会在意求贤令?

    不谈荆州世家的排挤,他们也得为自己的前途着想,晋阳朝廷已经摆明了对寒门学子的重视,法令中对功绩的考核、升官都有一些明确的规定,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在晋阳为官的话,升迁不再是凭上位者一言而决,而是凭借自己的功劳和政绩来升官。

    别更说他们还得考虑这天下大势,张扬摆明了有着鲸吞整个天下的趋势,如果他们在荆州当官,日后曹操战败的话,他们的资历等等都会一切清空,还要重新来过,既然如此的话,为什么不直接前往晋阳为官?

    再者说,就算他们自己无所谓这些,也不能不为子孙后代考虑,求贤令什么时候有全凭上位者的喜好,想起来便有,想不起来便没有,可遇而不可求。但在晋阳,他们的子嗣可以进入三学学习,每过三年便能参加一次科举,考上便能为官,还有什么比这更有吸引力的吗?

    杨坚和朱元璋的反应差不多,可惜徐州的形势无疑更为复杂。

    不管怎么说,曹操都是正儿八经的魏王,在荆州一言九鼎,荆州的世家虽说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这种大局面前不可能会给曹操添什么麻烦。

    但朱元璋和杨坚两人不同,他们背叛了曹操,如果当年把刘协带到徐州,那没有一点的问题,但刘协却被张扬劫走了,这就导致他们目前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官职,只是自封的镇南将军和镇东将军。

    而且在徐州,他们两人互相牵制还不算,更有以陈登为首的一众徐州世家把持着内政。

    他们虽说并非看不出科举背后的深意,但天然的立场便站在了寒门子弟的对立面,他们或许可以让出一些小官小吏的位置,但其他的却根本不可能相让。

    这和陈登等人聪不聪明,能不能看出科举对他们的危害,以及张扬夺取天下之后,他们的处境无关,天然的立场使得他们必须如此做,所以哪怕知道这是一杯
>>>点击查看《一寸山河一寸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