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八百四十七章 兵不血刃(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一寸山河一寸血 章节目录 第八百四十七章 兵不血刃(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孟建清楚,这偃师城中必然有不少曹操的心腹,至于荀攸手下的探子,那更不必说。不过他却没什么可担心的,八百郡县兵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几个人又能成了什么事?

    至于说投降之后,唯一对不起的就是诸葛亮吧,毕竟这个偃师县令还是他提拔的。

    “孔明,为了为兄心中的抱负,这一次,对不住了。”

    心中默默念叨一句,孟建毅然决然地出了城。

    张扬在看到孟建和偃师城大开的城门之时,愣住了。

    他本以为,在偃师城下,哪怕不是什么恶战,也绝对会有一场大战,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偃师城竟然得来的这么轻松。

    当然,事情的经过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张扬准备进城的时候,偃师城中的一些世家和荀攸手下的探子达成了一致,试图夺下城门,将孟建和张扬关在城外。

    可孟建毕竟不是什么白痴,他虽然自称不通军事,但这是相对而言,这个时代的文士,大多文武双全,如荀彧、田丰、沮授、诸葛亮、司马懿等人,治理内政是一把好手,但带兵打仗同样没人敢小看他们。

    八百郡县兵被孟建收拾的服服帖帖,一些世家的家兵怎么可能是正规军的对手?早在那些家兵刚刚冒头的时候,便被郡县兵轻松消灭。

    至于为祸的世家,既然已经选择了出兵对抗,难不成张扬还会留着他们不成?

    张扬在进入偃师之后,先是下令将士维持治安,安抚百姓的情绪,又在孟建的陪同之下,视察了偃师城的情况。

    站在偃师城头向下望去,当年那场大水的痕迹还依稀可见,那场大战张扬并没有亲身参与,但从破残的城墙,发霉的墙砖上,也能猜测得到那战的惨烈。

    最重要的是,城门的旁边还有一个大洞,别说孟建主动投降,哪怕他不投降,张扬也敢断言,这座城池,甚至耽搁不了他一刻钟的时间便会被攻破。

    孟建苦笑道:“大王,偃师的情况不好...很不好。虽然那战已经过去了不少年,但之前几年,京兆荒无人烟,之后,曹丞相和孔明一直致力于屯田和迁徙百姓,之间还和大王战过一场。偃师这个地方,说实话,在之前根本不甚重要,也就没人下心思修缮城池。臣担任偃师县令不过半年的时间,一应物资还要优先供应函谷关和洛阳城,实在是无力修复城墙。”

    张扬眉头一皱,他预料到了偃师的情况不会好,但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甚至连城墙都没有修缮完毕。

    这等城墙,如何抵挡即将到来的大战,而且还是曹军拼命的反扑?

    至少以张扬的眼光来看,这城墙,有和没有基本上区别不多,至于说成为抵挡曹军的屏障...更是一个笑话!

    如今拿下这偃师,反而成了麻烦,丢,自然舍不得丢,可守,凭什么来守?

    只能希望刘伯温安排的大军能尽快接替张辽,然后他再率军尽快赶来,否则的话,张扬恐怕也只有逃走这一条路。

    不过张扬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孟建对诸葛亮的称呼,按理来说,孟建一个县令,根本不可能直呼诸葛亮的字,可他不但叫了,而且还十分的自然,这绝对不是说故意摆谱,提高自己的身价,而是长年累月这么称呼形成的自然。

    “公威和诸葛孔明十分熟稔?”

    孟建苦笑一声,道:“当年曾一同在水镜先生堂下求学,算是多年好友,只是这境遇...”

    诸葛亮的同窗?

    张扬仔细回忆了一下,不过想来想去也没在脑海中找到孟建的名字,便问道:“石涛,你可识得?”

    孟建点头道:“广元、元直、孔明和臣当年一同求学,哦,元直便是如今孙策的军师,徐庶。”

    诸葛四友?

    哪怕张扬再迟钝,此刻也反应了过来,不过他有些狐疑,诸葛亮的本事不必说,徐庶也是难得一见的帅才,石涛至少是刺史、州牧之才,这孟建怎得如此凄惨?

    “系统,给我检测一下孟建的属性。”

    “孟建,统率81,武力64,智力86,内政85。”

    谈不上惊天动地,但和石涛一般,至少是个州牧、刺史级别的人才,这种人,怎么才是个县令,曹操麾下的人才已经奢侈到这种地步了吗?

    “公威,不是孤...怎得才是个县令?”

    孟建也没觉得不好意思,苦笑道:“大王有所不知,臣乃是寒门出身。”

    得,又是该死的家世,而且张扬也算是明白过来了,当初石涛跑到西域去,绝对不是自己的威望有多么出众,恐怕是他早已得知了孟建的遭遇,所以不想来曹操或者袁绍麾下,这才跑到西域去碰碰运气吧。

    “公威无需担心,孤之麾下却不以家世看人,伯温、鹏举、平仲等人都是寒门出身,甚至仲荣不过一介商贾,亦能得居高位。孤只看才华,不问其他。”

    若非如此,我又怎会投降于你?

    心中虽然这么想,但孟建却清楚,张扬能以晋王之尊给自己解释这么一句,已
>>>点击查看《一寸山河一寸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