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七百九十一章 绿化环境,人人有责(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一寸山河一寸血 章节目录 第七百九十一章 绿化环境,人人有责(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徐光启和马均两人怀揣着一颗激动的心走了,和张扬的一番交谈虽然简单,但却给了他们不一样的感觉。

    自家这位晋王,绝对不是什么只知打打杀杀的莽夫,相反,不管是内政、商业、工匠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虽然不见得有多么精通,但是他的有些想法却很有建设性,完全值得深思。而且,自家这位晋王,哪怕不去当主公,不管是去当商人,还是做工匠,都不怕会饿死,甚至凭借他的头脑,去当一个农夫应该也很合格。

    张扬可没时间去关心别人怎么看他,刚刚把棉花和肥料的事交代下去,他突然又冒出了一个想法。

    这个想法用文明一点的说法来讲,叫做绿化环境,人人有责,如果用不客气的方式来说,那就是张扬打算在西域强行推广活命林!

    这个词很陌生,一开始提出来的时候,不管是蔡邕、刘伯温、羊衜、李鸿章这些智谋之士,还是典韦、冉闵、赵云这些猛将,他们全部都不明白张扬的意思。

    那活命林究竟是什么?就是让西域各国的俘虏和原本的百姓,在西域植树造林,每人至少要种一棵树。而且,这树不是说你种下就完事了,你还得照料这棵树,否则这树要是死了,那后果可是会很严重的。

    简单来说,就是树活人活,树死人亡!

    对于张扬的这个决定,众人都表示了不理解,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虽然如今西域同样有着沙漠,但是现在的人可不懂什么水土流失,更不明白这种树和沙漠有什么关系。

    而且西域,或者说整个大汉并不缺树,这年头可没什么种树的概念,谁家要建房子,缺木头了,去山里砍便是。在人们的印象之中,树这种东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什么要去费时费力的种树?

    但这一次,张扬却强势无比,根本没有和众人商议的意思,也没有跟他们解释为什么,而是直接下达了这道命令。

    其实呢,也不是张扬不想解释,而是这件事太难解释,首先,你得给他们讲明白水土流失是什么意思,然后还得说清楚树木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好处,最后,你还得预言一下,以后的人口会越来越多,树木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若是不种树,迟早会被砍完。

    这种事,越说越麻烦,而且还解释不清楚,只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就没法解释,你怎么知道这水土流失的?

    这让张扬该怎么解释?既然解释不了,那就不解释了,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再来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蔡邕、刘伯温等人也不肯能真的为了一棵树去和他据理力争些什么。

    至于张扬为什么要这么做,很简单,因为在他上一世的记忆之中,西域大部分地方都是荒漠,包括现在的凉州,在他上一世同样是大片的荒漠。

    凉州的情况他多少知道一些,无非是隋、唐两代都把都城建在了长安,使得关西人口稠密,树木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严重,不只使得凉州荒漠增多,还使大河真正成为了黄河。

    造成的后果很严重,如果张扬没记错的话,整个封建王朝,甚至包括民国在内,黄河泛滥一直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灾害,但却无法根治,只能修修补补,既然这一世还有机会,那为什么不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反正也费不了多少事。

    说到底,张扬也只是心血来潮,想尽一番自己的努力罢了,各国那么多的奴隶和俘虏,每人种一棵树并没有多困难,他动动嘴皮子更是简单的很,为什么不呢?

    同时,这还是一个解决俘虏问题的办法。

    愿意放牧的还好说,把他们仍到草原上,或者是迁徙来一批汉人,把这些俘虏打为奴隶,让他们给汉人放牧便是。

    但是很多人并不愿意远离家乡,可放任他们继续生活,那也不现实,毕竟汉人不可能一直强大,若是他们在壮大之后,又来攻打汉人怎么办?

    种下树,就等于帮他们绑在了这片土地上,他们不仅不敢迁徙走,而且还必须得看护这些树木,否则树死一棵杀一人,林死一片灭一族,这种实实在在的威胁足以威慑大部分人。

    然后等个十年二十年,或者更久,等这些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这些俘虏、奴隶也会成为汉人。

    永远不要去怀疑汉人和儒家文化的同化能力,今后无数年都将证明,汉人拥有同化一切种族的力量。

    既然定下了这种制度,那就必须有监管的单位,张扬初步拟定负责监管此事的是牵招,这个从张扬在幽州覆灭刘虞之后便投降的家伙一直勤勤恳恳地做着这默默无闻的工作,而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使得军中不曾出现如同凉州那般大规模贪墨以及吃空额的情况发生。

    所以别看牵招不显山不漏水,但是他的权利可不小,身份同样也不低,只是他不负责作战,所以很多时候都显不出来他而已。

    另外,锦衣卫既然身为张扬的耳目,自然也不会松懈,其实就像蔡邕当初劝张扬的一样,锦衣卫的权利真的很大,他能在明朝闯下那么大的名声,可不仅仅是吹出来的而已。

    不过哪怕知道这个情况,
>>>点击查看《一寸山河一寸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