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百三十四章 总结(一)(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一寸山河一寸血 章节目录 第五百三十四章 总结(一)(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十二月的北地冰天雪地,汉末虽然不像明朝那样有个小冰河时期,但天气也远比后世要来得冷。好在并州还有煤炭这么个取暖的神器,至于污染什么的,此时的张扬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丞相府大堂之上,张扬端坐主位,众人分列两旁,文臣武将大约二三十人济济一堂,看起来倒是有些小朝廷的样子了。

    官制定下来之后并不是就没事了,一年的末尾,总是要总结一下过去一年的工作,并进行对来年的展望。这个事基本没什么大用,但却不能不做,毕竟张扬定鼎并州两年,还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工作,若是搞砸的话,对并州一众官吏的士气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春耕的事也得安排下去,随着今年的这场蝗灾,哪怕最为富庶的荆州粮仓都已经见底,更别说底子无比单薄的并州。不过好在得意于之前张扬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兴修水利,哪怕明年开春雨水不是那么丰沛也不至于无水可用。

    随着众人的官职已经确定,也就象征着张扬最为忙碌的一点时间终于结束了,虽然现在还不能说无事可干,但相比于之前一天忙得停不下来的时候,张扬已经感觉现在是在天堂了。

    春耕没有什么问题,但人口短缺的问题却愈发严重,各处报上来的户籍让张扬有一种触目惊人的感觉。

    从黄巾之乱起,大汉已经经历了近十年的动荡,整个天下人口锐减的事实,也随着并州的人口普查而清清楚楚地呈现在了张扬的眼前。

    随着新任户部尚书寇准将一连串的数字报出来,张扬的面色逐渐变得有些难看,而因为刚刚升官颇有些振奋的众人也逐渐冷静下来,颇有一副心有戚戚然的样子。

    虽然心中也有准备,但众人还是被这些数字给吓了一跳,本以为迁徙了关中和洛阳的百姓,并州就算差也差不到哪去,但事实往往要比人们预想中的要更残酷一些。

    时至今日,整个并州的人口和黄巾之乱前相比,要少了小一半还要多,许多良田都已经荒废,若是想要耕种的话还得重新去开垦,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在人口锐减的并州想要完成这么一件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在今日秋天开始,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人口的流动性要比往年大上很多。

    作为京兆颇为富庶的河东郡百姓,不知是不是因为大战的影响,居然有很多都举家北迁,深入并州腹地。而北地边郡雁门则有不少百姓有南迁的想法,虽然其中有各地官员的授意,但这个现象其实有些不正常了。

    要知道汉人自古以来便有很重的故乡情节,若是没到逼不得已的地步,很少有人会背井离乡,而这种自发的迁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畴。

    而人丁不足的直接影响就是,各郡都有很多的无主良田,其中一部分被分发给迁徙来的洛阳百姓,而大部分则成为了官府的财产。带来唯一的好处就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张扬都不需要担心没有土地发放给百姓。

    人口锐减的影响不只只表现在农耕上,军事、经济等各种因素都掺杂其中,就比如在并州军损伤惨重的情况下,张扬仍然不敢大肆征兵,否则一个穷兵黩武的名头是少不了的。至于劳役,这种东西自从张扬来到并州之后就没有摊派过,哪怕是当初兴修沟渠,也是靠百姓自愿,再加上官府给予粮草来补偿百姓。

    就算如此,想要恢复黄巾之乱前的盛况,没有个十年二十年想都别想。

    而这个时候张扬还想把凉州收入麾下...好吧,这件事或许也只能想想了。

    唯一能让人感到欣慰的或许就是,其他诸侯那里只可能比并州更差。

    很明显,灵帝刘宏给大家留了一个十足的烂摊子,而天下的这些诸侯还在这个烂摊子上砸锅卖铁,将那最后一点家底倒腾干净,也怪不得在三国之后不久便发生了五胡乱华这等事。

    而作为乱世枭雄中的一员,张扬也别想超脱于外,为了不被别人吃掉,那就只能努力吃掉别人,哪怕在人口锐减的现在,他也别想刀枪入库,放马南山,用大军去填补人口上的不足。

    新任户部尚书寇准嘴里说出来的,基本上就没有一个好消息,虽然这两年田丰干得不错,但经过那持续了半年的一场大战,并州这点微薄的底子早就被倒腾了个干净。如今的并州虽然不能说是一穷二白,但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寇准的声音仍然在大堂之上响起,可惜的是,再没有人因为自己新得的官职而沾沾自喜,想来也是,如果治下没有老百姓的话,这个官当得还有什么意思呢?

    户籍统计和土地丈量全部都是户部的活计,除了刚刚经历过战争的河东郡和情况有些特殊的河套之外,其他郡县的统计工作都做得十分仔细,和实际情况相比,出入也不会太大。

    在这个乱世,瞒报或者虚报没有什么意义,相反还可能将自己的人头搞下来,基本上不会有人这么干。

    说完土地和人口之后,寇准把时间交给了自己的副手,户部侍郎苏威。

    苏威略微谈了一下最新铸造出来的金币和银币之外,重点放在了赋税之上
>>>点击查看《一寸山河一寸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