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天下一统(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一寸山河一寸血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天下一统(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武威二年九月中,陆逊火烧柴桑,趁势夺取庐江郡,正式开启了一统天下的一战。

    同月,魏延、张任两将率军从荆南直入交州,一举攻破交州州治龙编城,交州刺史虞翻降,在交州风头无两,威望甚重的士燮降,交州各郡望风而降。

    之后,魏延、张任两将率军马不停蹄,直破会稽郡,擒杀会稽太守吕岱。张任趁机分兵,攻入丹阳郡内。

    十月,雨季刚过不久,荆州都督张颌率黄忠、沙摩柯等将自江夏出兵,斩杀丹阳太守张纮。

    好消息不少,坏消息自然也有。

    羊衜设计偷袭曲阿,被吴国丞相诸葛亮识破,中途设伏,围困羊衜。

    羊衜率军坚守半月,粮草殆尽,身染重病的羊衜一把火将自己和五千前来偷营的江东将士全部化为灰烬。

    这也是在晋朝建立之后,第一次对张扬的重大的打击。

    武威三年正月,张扬宣布改良朝政,三公正式取消,组建内阁,设立首辅、次辅等官职统管中央。

    其实这内阁制并不算陌生,当初的承平殿其实施行的就是这么一套规矩,只是有实无名,用得还是田丰、寇准等六部尚书来顶替首辅、次辅的职位,所以如今正式打出这个旗号并不突兀。

    田丰担任首辅,次辅分别由贾诩、刘伯温、寇准担任。

    王猛接任吏部尚书,苏威接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则由高颎接任。

    这制度的优劣,目前无人知晓,唯有在日后的实践之中,方能慢慢检验。

    不过至少在当前,根本无人敢出面反对。

    经过三年的经营,和晋阳早已成熟的律法推广开来,冀、青、兖、豫四州恢复元气,就连幽州也摆脱了受人接济的命运,逐渐实现了自给自足。整个天下开始重新当年黄巾之乱前的兴旺和繁荣。

    武威三年六月,吴国丞相诸葛亮正式与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成亲。与诸葛亮的沉稳、谨慎相比,孙尚香敢作敢为,果敢勇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诸葛亮的缺点,夫妻两人也算是相得益彰。

    而同样是这一年,当年惨败之后身受重伤的徐庶终于撒手人寰,历仕江东三位君主的老臣张昭紧随徐庶之后身染重病,卧床两月,终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但同年十一月,有感于诸葛亮的势力越来越大,江东老臣又逐渐凋零,孙权不顾众议,亲自率军八万反攻上虞,被法正设计埋伏。

    在逃回建业的路上,又遭遇豫州都督张辽。

    两军苦战,张辽亲率八百亲卫陷阵先登,连斩贾华、孙桓等将,最后一戟斩杀孙权。

    法正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和张辽合兵一处,正式展开对吴国的全面攻伐。

    武威四年,内外交困的诸葛亮无奈放弃建业,退守吴郡,丹阳全郡收复。

    而在孙权死后,其子年幼,虽说尚有孙翊、孙匡、孙朗等兄弟在,但在孙尚香的支持之下,诸葛亮正式执掌江东,虽没有称帝,但晋位为摄政王,凭借残存的吴郡一地与法正、陆逊继续周旋。

    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在经过十余年的历练之后,终于展现出了在三国演义之中,他那近乎妖人一般的智谋。

    就连张扬接到战报之后,都忍不住感叹道:“这世上哪有什么天才?任何人只怕都得经过一番磨练,不被逼到绝境的人,或许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有多强。如果当年诸葛亮在曹孟德麾下之时便有这日这等能力,朕想要攻破荆州,只怕绝对没有那么容易。纵然最后能胜,也将是一场惨胜。”

    没错,就在张扬以为诸葛亮被那本演义夸大无数倍时,他终于见识到了诸葛亮惊人的手段和能力。

    唯一可惜的是,仅存吴郡一地的吴国比历史上的蜀国还要凄惨,纵然诸葛亮天纵奇才,也终究是无力回天。

    而诸葛亮同样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没有丝毫的保留,将他天马行空的想法一一实践,竟然仅凭一郡之地和法正、陆逊以及武威三年的状元庞统打得有来有回。

    至少在这一年之中,面对庞统、法正、陆逊三人的联手,诸葛亮没有丝毫落入下风。

    只不过,张扬虽然没有动用举国之力征讨江东,但荆、徐两州的实力却也不是一个小小的吴郡能够比拟的。整整一年的争锋,吴郡资源耗尽,诸葛亮勉力支撑,直到武威五年末,终于迎来了战败。

    对于张扬来说,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但这武威五年,无疑是极为精彩的一年。

    法正、庞统、陆逊三人联手,奇谋妙计层出不穷,诸葛亮独自迎战,在文臣只有他兄长诸葛瑾一人,武将唯余张定边等寥寥数将的情况之下,他硬是抗着三个人的猛攻,并没有落入下风。

    只不过,张扬却看累了。

    从他登基开始,到武威五年末,一个小小的江东打了整整五年,他也在这一年正式年满四十。这五年来,消耗的钱粮不计其数,就算晋朝的国力蒸蒸日上,但他觉得这仗却不应该这么耗下去了。

    于是,张扬亲笔手书一封,命人交到了诸葛亮的手中。

>>>点击查看《一寸山河一寸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