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毒计(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一寸山河一寸血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毒计(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寿春城下,张扬在刘伯温、荀攸、高颎以及典韦、宇文成都等将的护送之下,缓缓纵马踏出大营。

    在他们的面前,巍峨的寿春城下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片硕大的工地,十余万晋军将士分成数个方阵,热火朝天的奋力挖掘着泥土。平原上数个大坑看起来无比的丑陋,但那座土台的雏形已经搭建了出来,距离寿春城墙最多还有三十丈的距离,如果照这种速度继续下去的话,不出一个月的时间,这座高耸的土台定然能够填平地面与寿春城之间的天堑。

    川流不息的晋军士卒用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将无数的泥土迎着寿春城倒下,虽然江东军弓箭手几乎没有一刻停歇,但在全副披挂的晋军将士面前,他们的箭雨就如同挠痒痒一般,难以造成任何的损伤。

    更别说土台之上还有整整一千名晋军弓箭手正在和江东军对射,虽说因为城墙的保护,江东军弓箭手的损伤同样也可以忽略不计,但晋军这番动作至少阻止了江东军肆无忌惮的倾泻箭雨。

    二十余天来,晋军正是用着这种办法将土台一步步向前推进,而江东军却没能拿出一个有效的办法。

    张扬点点头,满意道:“如此看来,最多一个月后,孤便能在寿春城内宴请诸位了。”

    刘伯温摇摇头道:“大王不可大意,此计未必便没有破解之法。”

    “如何破解?”

    刘伯温摇摇头道:“臣暂时还没想到破解之法,不过周瑜、徐庶两人为了不被攻破城池,必定无所不用其极,臣无法揣测。”

    张扬摇摇头道:“那又如何?这个办法够笨,但也够绝,如今我军兵力占据绝对的优势,江东军根本无法出城,又如何破解这负土填城之策?”

    “报!”

    张扬话音刚落,一骑快马狂奔而来,高声大喊道:“启禀大王,高顺将军急报!”

    “高顺?”张扬面色一喜,大喝道:“快讲!”

    来骑猛地一勒胯下战马,堪堪在张扬的面前停下,来不及下马,只是在马背上擂了擂胸口,大声道:“三日之前,甘宁将军率军夜袭逍遥津,江东大将黄盖被甘宁将军阵斩,麾下五千大军被水军军师陆逊伏击,大部投降。于此同时,高顺将军亲自率军攻打合肥,黄盖之子黄柄率军断后,为杨延嗣将军阵斩。唯有徐盛率三五百残兵败卒逃走!”

    “如今高顺将军正率军在合肥休整,最多五日便能和甘宁将军水陆并进,抵达寿春城下!”

    “好!”张扬一脸笑意道:“合肥既破,如今整个江北便只剩寿春这一城,最多一个月,孤就能将孙权小儿赶回江东!”

    荀攸也点头道:“大王,只要高顺将军能够及时赶到,只怕周瑜、徐庶就算能够破掉军师的负土填城之策,只怕也无法坚守城池,我军胜之必矣!”

    “大王。”刘伯温突然开口道:“臣想到周公瑾如何破这负土填城之策了。”

    “哦?”张扬开口道:“伯温速速道来。”

    “大王,如果周公瑾命水军掘开淮水的话...”

    “水淹我军?”张扬摇头道:“如此一来,孤麾下二十万大军固然难逃一劫,但这寿春城还有江北百余万百姓都将为洪水淹没,孙权小儿岂敢如此?”

    “有何不敢?大王可别忘记官渡那一战,孙权、周瑜的决心未必就比当年的曹操要差。”

    说到这里,刘伯温突然改口道:“不过臣以为,非到万不得已,周瑜应该不会出此下策,否则的话,就算能够击败我军,江东军同样也会损失惨重,只会白白便宜了曹操、杨坚等人。”

    “而且化解土台也并非必须水淹整个寿春,周瑜只需在淮河上开一个小口,引水倒灌便是。如此一来,既不会酿成洪灾,又能使得我军土台遇水软化,变得一片泥泞。届时我军骑兵将寸步难行,战力大打折扣。”

    张扬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点头道:“如此一来,江东军甚至无需等到六月便能达到雨季来临的效果,可对?”

    “没错!”刘伯温一脸担忧道:“而且臣最担心的是,如果孙权、周瑜等人看不到任何希望的话,难保不会真的掘开淮水大堤,如此一来的话,如今城下的二十万大军,包括高顺将军的十万大军只怕都无法幸免于难。孙权等人完全可以及早从水路退回江东,只留少数精锐掘开大堤,若果真如此的话,江东军此战大胜,甚至能在洪水退去之后反攻豫、兖等州郡。”

    “这...”

    张扬眉头紧紧皱起,如果真如刘伯温所说的话,那天下大势瞬间将被改写,而他绝对不会比历史上赤壁之败后的曹操强上多少。到时候,他也只能召回如今还在徐州岳飞麾下的十万人马,谨守淮水一线,然后修养生息。而得到机会的孙权同样拥有了修养生息的时间,到时候,天下三分的局面或许会再次出现。

    刘伯温上似乎觉得张扬受到的刺激还不够,继续道:“而且臣敢断定,如今的周瑜已经在淮水上游修起了堤坝,淮水的水位比往年较低就是最好的证据!”

    “那得发动多少劳役?”张扬摇头道:“
>>>点击查看《一寸山河一寸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