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七十三章矫诏(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一寸山河一寸血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七十三章矫诏(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邺城,始建于春秋的齐桓公时期。

    魏文侯曾以此地为魏国陪都,战国时,又有西门豹为邺城令,留下治河投巫的故事。

    袁绍率领三万大军,兵出渤海,于三月抵达邺城。

    重新被董卓任命为的冀州刺史韩馥亲自出迎,看到袁绍兵强马壮,不由得喜出望外,连连的称赞。

    “本初大才,方能治此威武之师。此次与太尉、太傅相约会盟延津,合击洛阳,清楚国贼,本初这支人马,定然可以建立奇功,到时候,本初可就是我大汉的大功臣。”

    一番话,却说得袁绍志得意满,忍不住哈哈大笑。

    韩馥的目光,在袁绍身后扫过,突然间一愣,原来袁绍的身后,立有两员大将。

    左边的一个金盔金甲,鼻直口方,掌中一柄凤嘴刀,一身的杀气,非经历过血战是不可能出现。

    金甲汉子的右边,也站有一人,身高大概八尺以上,比金甲汉子略低了一些。

    黑面皮,扫帚眉,一双环眼,森严冷漠,手提一柄龟背驮龙枪,身材格外的雄壮。

    “这两位是……”

    “哦,此乃我部曲,人称河间二虎的颜良、文丑。”

    袁绍将麾下众人一一介绍给韩馥,而后道:“还不拜见韩大人?”

    颜良、文丑、许攸、淳于琼等人齐齐给韩馥见礼。

    韩遂随意和袁绍寒暄几句,而后引领众人进入了邺城府衙。

    众人分主次坐定,韩馥率先开口道:“我已经接到了逢公的信,此次本初兵进河内,延津会盟,我当坐镇邺城,后方的事,本初你无需担心,粮草辎重一应军需,我当力保之,使君无后顾之忧。”

    袁绍闻听,喜笑颜开道:“如此,袁绍多谢文节公。”

    文节是韩馥的表字,韩馥微微一笑,道:“但不知本初此次共相约了多少兵马?”

    袁绍道:“兖州刺史刘岱、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乔瑁,豫州刺史孔伷,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南阳太守袁术、奋武将军曹操,徐州刺史陶谦,幽州牧公孙瓒,青州刺史焦和,颍川太守崔钧,陈留太守张邈,荆州牧刘表。再加上我与文节公,共十七路诸侯,十五万大军,还有河套凉州牧张扬那里我也派人前去,若其也一同前来,则十八路诸侯,足以扫平洛阳。”

    韩馥连连点头,“如此,足矣。”

    正当两人商议具体地行动事宜之时,突然有小吏跑进来道:“两位大人,洛阳有人前来送信。”

    “快快让他进来。”

    韩馥和袁绍同时起身,心道:这个时候洛阳来人,会是什么事?

    念头还未落下,就见一人踉踉跄跄地跑了进来,一进大堂,立马扑倒在袁绍脚下,哭嚎道:“大少爷,大少爷……”

    袁术一眼便认出,这面容狼狈,衣衫褴褛的人,竟然是袁逢的心腹,袁福。

    袁绍脸色一变,一股不详的预感从心头升起,连忙一把将袁福从地上拉起来,惊声喊道:“叔父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二老爷,三老爷全被杀了!”

    “什么?”

    二老爷就是袁逢,三老爷是袁隗。

    袁绍和韩馥脑袋嗡的一声巨响,当时就有些懵了。

    “逢公和隗公因何被杀?”

    “董卓遇刺的事发了,那天晚上,突然有无数士卒闯入府内。老爷忙让我自暗道中离去,并让我转告少爷,非常时行非常事,天不助我等,当自助之,令大公子您便宜行事。”

    韩馥眉头紧皱,袁绍更是面色阴沉。

    许攸站起身,道:“主公,为今之计,只怕容不得我们退缩了。太尉和太傅被抓,性命难保,这里应外合的谋划,只怕已成为画饼。如今我们只能破釜沉舟,趁事情还没有传扬开来,抢先一步出手,占住先机。否则的话,不等会盟,我等已死无葬身之地矣。”

    袁绍有些六神无主,倒不是因为袁逢和袁隗死了伤心,而是以前不管做什么事,两个老头都会为他谋划妥当。如今这袁逢和袁隗一出事,袁绍就等于失去了主心骨,哪里还有心思为未来进行谋划呢?

    此时,从韩馥下首站出一人,道:“我有一计,可扭转局势。”

    袁绍闻言,向那人看去。

    韩馥介绍道:“此为我别驾从事,名叫沮授,字则注,素有智谋。则注,你且说出你的计策。”

    沮授微微一笑,问道:“听闻大将军何进诛杀阉党蹇硕之时,曾矫诏号令各部人马,不知可有此事?”

    袁绍楞了一下,不知道沮授问这件事干什么,但还是老实答道:“确有此事。”

    “如今之计,当以三公之名,诏告天下。董卓不是抓了逢公和隗公,正是我等的借口。一来,可以令董卓投鼠忌器,保全两位老大人性命。而来,则可以抢先占住大义,到时候,就算董卓再站出来申辩,这一池子水已经被搅浑,袁大人也正好趁此机会,浑水摸鱼。”

    三公矫诏?

  
>>>点击查看《一寸山河一寸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