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 巷说百物语(全集) > 巷说百物语(全集)目录 > 章节目录 风神(第1页/共2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巷说百物语(全集) 章节目录 风神(第1页/共2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乘风四处飘游

    遇人

    便口吐黄风

    遭此风吹拂者

    必患伤寒

    一

    昔日,曾有种名叫百物语的游戏。也不知是什么人开始的,总之好论鬼神者和好事之徒常以此作乐。

    既是游戏,应是好玩有趣、让人愉快,但这游戏似乎不仅是愉快而已,同时还有些骇人。

    这百物语,乃是由与会者在一夜之间说完一百则骇人、奇妙的鬼怪故事的怪谈会。但不仅如此。相传,在讲完第一百则鬼怪故事后,将发生某种异象。故此,这百物语其实是个为制造异象而行的骇人咒术。

    至于是何种异象,及其发生的原因和理由,均无从探究。

    既为异象,必是超乎人知。凡人无从干预,亦无从理解。总之,行百物语之目的,便是以人自身之力制造异象。

    古人常言,谈鬼见鬼。以人自身之力制造异象,招来灾厄,唤醒妖物,即为行百物语之目的。只不过这异象究竟为何,招来的究竟是何种妖物,始终无人知晓。

    有人云,将有鬼怪现身。亦有人云,将有亡魂到来。更有人云,将有灾厄降临,恐将夺人性命。即便是与会者之亲友,亦难逃此诅咒波及。但论及真相,始终无人能知。

    有人云,既是游戏,或许无人真正说到最后一则。亦有人云,即便说到最后一则,也多因心生恐惧而中途打住。更有人云,说完最后一则后,与会者悉数命丧黄泉。不过这些说法,也仅止于言传臆测。

    总之,真相从未有人知晓。

    随着时代物换星移,世人开始认为,此类言传纯属无稽。百物语自此不复流行。

    某日,几位贤人智者群聚,聊得天南地北。聊着聊着,渐渐触及了鬼怪话题。言谈议论间,忽有一人提议,何不探探昔日曾流行一时的百物语传说是否属实,借此瞧瞧是否真能制造异象,若真有,又是什么样的异象。

    这倒是个试胆良机,众人便相约择日再聚,依传说法式行百物语。

    这法式并不困难。众人在一月色昏暗之夜齐聚一堂,于一盏青纸灯笼内插入百支灯芯,点燃幽幽灯火。待灯火将房内染成一片阴蓝,在座者便开始轮流叙述奇闻怪谈。有的奇妙,有的可怖。

    一则话毕,便拔除一支灯芯。又一则话毕,复拔除一支灯芯。房内本就青光笼罩,随灯芯减少,益显昏暗。

    众人从心底对此传说嗤之以鼻,无一信此游戏将起异象。不论说多少则,也绝无可能发生任何怪事。世间本无鬼神,更毋论光是谈鬼论妖,便可能引发异象。众人虽明白这道理,但心中仍存疑虑。

    怪谈若非虚构,便是远古往事。即便真曾发生,或乃叙述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均仅为此人之经历。听来或许骇人,但毕竟事不关己。一切全看叙述者如何描述。话术即诈术,不管多可怖,虚构故事毕竟非真。

    不过,倘若真起异象,可就不再是事不关己。故此,每个与会者不仅心怀几分疑虑,亦有几分畏惧。

    最后,黑夜将尽,房内变得更加昏暗,幽幽明月仅存一丝光明。

    最后一人终于说完第一百则故事。

    突有一阵轻风吹起,还没来得及拔除,最后一支灯芯便被这阵轻风吹熄。

    如此而已。众人静候片刻,依然不见任何异象。与会者先是一阵泄气,接着痛骂声此起彼伏,纷纷抱怨此说果真是荒诞迷信,信此说者真是愚蠢至极,如此期待竟扑了个空,让人为心怀疑虑感到汗颜。

    不过,房内本是密不透风,这阵风究竟自何处吹来?最后一支灯芯为何碰巧于说完百则时熄灭?

    众人认为不过是轻风一阵,既不可怖,亦不扰人,算不上什么异象。起这阵风纯粹出于偶然。无人察觉其中实有蹊跷。

    这阵风,乃是风神所吹。

    自此,神鬼悉数离去,不复降临人世。故如今不论叙述多少怪谈,均无从招来任何鬼神。

    二

    延享初年,厩桥之御城内有青年武士轮值守夜。一夜天降大雨,诸士群聚一处,聊起怪谈。内有一名叫中原忠太夫者,为人胆大果敢,与在座先辈论及世上究竟有无鬼神,久久不得结论,便提议不如趁今夜阴雨,以所谓百物语测度是否会有妖怪现身。闻此提议,年轻气盛的诸士纷纷同意。众人便以青纸覆灯口,置于五房外之大书院内,旁立一镜。灯内依传说规矩插有灯芯百支,话毕一则,拔除灯芯一支,先取镜观己颜,便可退下。因不可点灯,其间五房一片漆黑。众人便依此法进退。

    “且慢。”剑之进打岔道,“与次郎,这是份什么样的文献?”

    “什么样的?此言何意?”

    “文献不也是林林总总?”这位巡查捻着添了几分威严的胡子说道,“可知这份究竟是虚构的故事,还是随笔什么的?”

    不就是怪谈吗?与次郎回答。再怎么追究下去,也是毫无意义。

    管他是谁叙述的、谁听了记下的,还是何时于什么样的情况下写成
>>>点击查看《巷说百物语(全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