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捡到一本三国志 > 捡到一本三国志目录 > 章节目录 第0441章 倭岛之策(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捡到一本三国志 章节目录 第0441章 倭岛之策(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少士卒,朝着王宫便走了过去,看得出,他对这周围,还是非常熟悉的,带着这六人,吕布便走进了王宫,两旁的士卒,直接就是视若无睹,都没有要阻拦的意思,走进了王宫,便看到一人坐在上位上,两旁坐满了官员。

    这些人,穿着大多与汉人相似,甚至还都是跪坐的。

    看到吕布走了进来,那一瞬间,两旁的臣子们全然起身,吓了赵云他们一跳,远处的须佐之也是连忙起身,笑着说道:“吕将军来了请坐”他的发音虽不标准,却是倭岛如此多国君里,唯一能直接沟通的,吕布点了点头,大摇大摆的走到了他的身边,便在他的左侧坐了下来,须佐之笑着也坐了下来,还小心翼翼的说道:“冒然打扰,吕将军莫要怪罪啊”

    吕布不屑的笑了笑,依旧没有回答。

    赵云等人站在他的身后,不是说吕将军在此处受尽了屈辱,极为憋屈麽?

    为何众人都是这般的模样???

    随后,宴上群臣这才聊了起来,赵云等人疑惑的看着吕布,又不敢发问。

    “这些,便是汉使?”须佐之笑着问道。

    赵云起身,拱手说道:“不敢称使,乃是无名小卒罢了”

    吕布却是摇着头,说道:“你莫要小瞧了他们,他们就是先前将都支国灭国的那六位勇士这番他们前来,就是来看看,这里的情况,是不是与都支国一般”

    须佐之脸色都吓白了,连忙摇着头,说道:“这里绝对不同!”

    有了吕布和这些人站在宴席之中,曹昂与须佐之的聊天过程很是轻松,一方面,对于这位外甥,须佐之还是很疼爱的,毕竟,他自幼就是阿姊所抚养成人的,对于阿姊的独子,他心里自然也是疼爱,曹昂亦然,在曹家里,曹操的几多族亲,包括祖父,对于他都不是很疼爱,就连曹操也是这般,曹家族人,看不起他阿母的出身,也并不看得起他。

    作为曹操长子,他在家里的地位,尚且不如刚出生的次子曹丕,曹丕的阿母,乃是大家闺秀如今还对卑弥呼主母的地位念念不忘,可是,在这里,所有人都很尊重他,也很疼爱他,尤其是舅父,长相酷似阿母让他在这里,也能感觉到,阿母好似就在身边,曹昂直接用倭语交流,让周围的大臣们也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

    他说着:“舅父,这番,大汉是要整合倭岛的,不过,天子仁慈,并不是想要征服倭岛,而是要帮助倭岛,停止这战乱,进行整合,刘公愿意赠您左贤王的位置,让您与倭王共治诸国,舅父啊,这对我们而言,是个好机会啊,不可错过,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承认倭王的共主地位,对我们本身并没有什么影响,反而有大好处”

    “若是我们拒绝,就宴席上这七个人,就能够血洗王宫若是汉军前来,如何抵抗?”

    “舅父不必惶恐,他们不通倭语”

    “还望舅父能再三思量”

    到宴席结束的时候,须佐之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选择拥护倭王的共主地位,并且亲自进贡,告之与倭岛,听到这个消息,赵云等人格外的激动开心,唯独吕布没有什么欢喜之色,反而不断的叹息着,他看向须佐之的时候,须佐之能明显感受,他正在打量着自己的头颅,仿佛在思索自己这头能值多少军功!!

    这让他背后发凉,毛骨悚然。

    而须佐之要做的事情很多,书写之前,还要焚香沐浴之类,赵云等人便整日与吕布为伍,等待他的书信写完,好去送往倭奴国。

    而在这个时候,倭奴国里的荀攸却是有些头疼。

    刘默一方面是因为身体尚未痊愈,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看荀攸的译本着迷,这位言语狂人,如今还在思索着该如何写成一本能够让雅言与八种外语进行互译的书籍

    他尚且不知邪马台那里的事情,不过,这事应该是能够成功的,毕竟,邪马台身上早就有了大汉的标签,除非须佐之杀死了曹昂吕布等人,公然表示反抗大汉,不然他们就不可能被其余的倭岛小国所认可接受,当然,只要须佐之没有得脑疾,他是干不出这样丧心病狂之事的,让他担忧的,另有其事。

    在这些日子里,倭奴国来了不少的流民,这些流民数量很多,他们都是从为吾国周围的小国里逃出来的,就是逃避战乱的,这些日子里,为吾国与伊邪国都展开了对周围小国的征服,短短时间里,出现了无数的流民,迁徙到了倭奴国,这些人,荀攸当然是欢迎的,毕竟,治下的人口越多,对自己日后的谋划就是越有帮助的。

    可是,这些流民实在太多,而又急需粮食,不断耗费着如今大汉驻扎在倭奴国的力量,同时,由于他们来自各处,来到倭奴国之后,便出现了大量的殴斗事件,影响了此地的秩序,荀攸实在有些忙不过来,只能从典韦手里借了些士卒,来维护这里的安稳,而层出不穷的各种事件,让荀攸心里感觉到了一些不妥,似乎有人在这其中煽风点火?

    他明白,这些流民之中,很有可能是混进了其他势力的探子。

    可是从流民之中找出敌人,何其困难啊,纵然编户入册,也是难事。

>>>点击查看《捡到一本三国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