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玉宇遥尘 > 玉宇遥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十五回 一语遣三贵(1)(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玉宇遥尘 章节目录 第十五回 一语遣三贵(1)(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灵犀难觅意难追,幽窗染落晖。碧箫声断影斜微,柳花郁郁飞。

    ..沉香骨,远山眉,今知旧事非。却将清梦付青帏,江风永夜吹。”

    烛火轻摇曼晃,映弦坐在闺房桌边,细读凤漪留下的一阙《阮郎归》。忆及梦离之言,暗自嗟叹斯人斯事。凤漪年少时家道中落,父亲获罪在狱中亡故,母亲不久染上重疾。为给母亲筹钱治病,凤漪自作主张,投了这玫香院。一进青楼,便惹来周遭惊艳目光。当时玫香院尚有一位色艺双绝的美女蕊君,一向都是士子名流争夺的对象。蕊君灵心慧齿,性情豪爽,常常是高朋满座,笙歌达旦。凤漪虽才貌更胜一筹,却并不与之争宠。反倒是为人低调,迫不得已不愿出来献艺,因此也逐渐不被鸨母待见。不料某一日与蕊君出列迎客,却遇到了命中注定要遇到的那个人。

    那人梦离后来也曾打过几次照面。印象中是个身形修长的年轻人,但每次来时都低着头,下颔留一把奇怪的胡须。梦离怀疑那人是故意乔装。问起来历,凤漪却不肯透露,梦离也只好不问。只知那客人频来玫香院,谁也不找,只与凤漪共度良宵。而凤漪也是除了此人几乎谁也不见。好在那人出手大方,鸨母也便听之任之。听凤漪自己所说,两人该是心意相通,似乎还曾山盟海誓。

    后来不知出了什么变故,那客人渐渐来得少了,直至杳无音讯。凤漪相思成灾,失魂落魄,挨了一段日子,决意取代被人赎身的蕊君,成为玫香院的头牌。从此清箫艳曲,纵酒陪饮,名动八方,造访者络绎不绝。只是凤漪坚持卖艺不卖身,为此还差点闹出几桩祸事。她本是强颜欢笑以度日,也不知偶然得到什么消息,受激大病了一场,之后再也不肯抛头露面。缠绵病榻半年有余,幽愤下竟跳江自杀,成为玫香院里一段传奇。

    淅沥沥,夜里忽下起小雨。映弦聆听窗外雨啼一阵又一阵,风泣一缕又一缕,倍觉压抑惆怅。一腔愁绪也不禁飘至沐阳江边,似正见到去岁端午之夜,凤漪姑娘一脸凄苦地绝然投入江心。冰冷的江水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至,很快没过头顶,将凤漪卷走,犹如卷走一枝枯莲……一年后,此地依然是急管繁弦,每晚演绎盛世之欢。

    却将清梦付青帏,江风永夜吹。

    .

    日子一天天地流逝。映弦这段时间与纪凌荒对剑,心中总藏了股郁忿之气。柔丝剑握在手中,却难听使唤,剑招凌乱得不成样。这一天纪凌荒终于开口问道:“商姑娘可否有何烦心事?”映弦不知如何作答,支吾道:“没……没什么。”却听纪凌荒道:“我本想从今日开始正式教你一套剑法,但是以你目前的进展,却不好说了。要是练剑时不能心神合一,极容易伤人伤己。”

    “传说中的走火入魔,对么?”映弦脱口而出。

    纪凌荒一怔,摇头道:“这离走火入魔,还差得很远。”

    “……哦。”

    “所以呢”,纪凌荒拾起柔丝剑递给映弦,“希望你能更集中精神一些。若是有什么烦心事,说出来,也许我能帮你纾解纾解。”

    映弦接过长剑,一股暖流涌入心中,感动道:“多谢纪公子。”

    “不用谢我。我只是不想教徒弟教了半天,也没个长进。”

    映弦一颗心怦怦直跳,迅速在脑海里搜索话题,忽然灵光一闪,问道:“对了,上次听你说要想办法提醒信王殿下注意那三个……那三个人,不知想出什么法子了么?”

    纪凌荒奇道:“你是在担心这个?”

    映弦脸庞微烧:“也算是吧。”

    “其实我之前曾找机会劝诫过殿下,说此三人心术不正,就怕以后会兴风作浪,可惜殿下怎么也听不进去。非要说这三人是流落民间的奇人,不可以常情度之,你说可气不可气?”

    映弦挠挠头道:“以殿下目前对三人的信任,要是没有证据,怕是很难让他相信了。”

    “说实话,我制造过证据。”

    “制造证据?”

    纪凌荒道:“我自然知道江九儿几人不是什么善辈。殿下偏偏不信,所以便跟他商量好,让他与几人单独相处时故意漏下点什么财物,看这几人捡到了是归还给殿下呢,还是私自藏起来。”

    “结果呢?”

    “不出我所料,这三人当然是私吞了。”

    “那他还能容忍?”

    纪凌荒苦笑道:“这信王殿下的想法,却着实非同一般。当时便拿出陈平被谗来说事。”

    映弦闻言一愣,顷刻又明白过来。

    当年楚汉之争时,魏无知将陈平引荐给刘邦。陈平迅速受到重用,引起周勃和灌婴的不满。两人便在刘邦面前进谗言,说陈平在家时与嫂子偷情,后来投奔魏国未果,逃到楚国,最后才归顺了汉王。现在监护军队,居然还接受诸将的黄金,价高者方得好职位。如此看来,这陈平实在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乱臣。刘邦听了便召魏无知责问。魏无知解释说,他推荐陈平,看重的是他的谋略和才能,而汉王问的却是品行。假使一个人有尾生、孝己那样的孝行,却无益于作战胜负,
>>>点击查看《玉宇遥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