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秦时小说家 > 秦时小说家目录 > 正文 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医道天枢(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秦时小说家 正文 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医道天枢(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兰陵城!

    自从被秦军再次攻破占领之后,未几,便是恢复初始的秩序,百业亨通,一切井然有序。

    至于当日城池的混乱之状,早已经远去。

    秦军统辖,县令管辖,一道道秦法落下,一道道律例颁下,覆盖兰陵城方圆数十里,一切都在变化。

    俯览而下。

    城池容颜未改,若言有变的,只是其中少了许多人,多了许多人。

    当初的诸子百家盛况不存,取而代之,则是诸国混乱之民,按照崭新法令,重新汇聚而来的城池新民。

    琴韵医馆!

    还是那般热闹,无论是城破之前,还是城破至今。

    而且医馆的名气更为响亮了。

    有病患之人,甚至于不远数百里、千里前来兰陵城,寻找医馆主人医治,至于结果,虽未可知。

    然……,从不断壮大的医馆名气就可以看出来。

    “一株药材!”

    “用对了,可以活人。”

    “用错了,可以死人。”

    “这株暗河花颇为罕见,房羽,说说暗河花的药性?”

    医馆没有大改,前方厅堂为之诊断抓药,为之扎针治病,如果遇到疑难杂症,则是送到医馆后方之地。

    而这个比例并不多,往往十个人,才有可能送入医馆后方一个,此外,也非多罕见至死之症。

    秋冬时日,兰陵城相距海域不远,不为酷寒。

    却是风韵滚动,拂过神容,自生寒意,一人人身上自有加厚的长衫,草棚之地,受教之所。

    一语柔和缓缓,立于五位弟子之前,一人手持一株长约半尺的暗蓝色药材,看向五人。

    说着,点名落下。

    “师尊!”

    “暗河花,性属阴凉,份属臣纲,为消去脏腑之火常用之药。”

    “然却难以独用,须得配于阴阳,调和血气,方可发挥功效,于女子颇有好处,也可补气活血,条例肠胃。”

    “采用暗河花的汤药有十三种,皆如此。”

    房羽!

    年十五。

    姿容秀丽,体态窈窕,若无眉间的一道剑痕,当可为丽人。

    着浅白色的麻衣长衫,长发随意梳拢身后,闻师尊之言,一礼落下,便是有序回应。

    自己被师尊收入门下不久,侥幸师尊看重,自当努力精研医家之学,发扬光大医家。

    “其它的呢?”

    手持暗河花的那人笑道。

    “嗯?”

    “师尊,于武者来说,也有好处。”

    “若然修行有损,也可助力调和体内阴阳二气,算上佳之药。”

    “却是在服用暗河花的时候,须得以银针渡穴,引导血气运转。”

    房羽面有迟疑,细细思忖,随即恍然,连忙道。

    这是师尊偶尔提到过一次,自己当时记得不甚清楚,大体如此,应该就这些,至于其它,真的没有了。

    起码自己不知道了。

    “不错!”

    “已经很好,医者入门,无需好高骛远,所学只要稳固根基,辨识万千药材药性。”

    “当年我随师尊修行,行走诸夏,见识药材数以千计,药典都背诵好多,再经过多年行医,方有如今境界。”

    “你等也当如此,治病救人,最是紧要,但有差错,便是生死一线,前面厅堂的金烟等人,也只是初窥门径。”

    “距离称为一名真正的医者,还差很远。”

    放下手中的暗河花,落在药蒲上,端木蓉看着面前的五位弟子。

    五人中,只有两位正式弟子,其余三位尽皆记名弟子,房羽入门虽不足一岁,天资足够,足堪所传。

    其余记名弟子,果然意志坚定,自然也可得医家传承。

    诸夏如此,诸子百家如此,医家相对于他们,好了许多许多。

    若要光大医家,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非有收下弟子,以为传承,方可有那个机会。

    “是,师尊!”

    “……”

    五人尽皆一礼,每每一观师尊三两下便是将重病之人治好,甚为羡慕,然而也知晓,她们距离那个境界,还很远。

    “再给你们一年的时间。”

    “一年之后,我会领着你们行走诸夏,辨识百草,行医救人,能够学成什么样子,就看你们个人的天赋了。”

    兰陵城。

    自己在这里停留许久了。

    本想要离去,却不舍得医馆的这些弟子,唯有尽可能继续教导,让她们有所得,让她们所学有所用。

    “师尊,我们会前往何处呢?”

    一弟子希冀。

    自己自幼就在江东之地,还没有出过很远的地方呢,看向师尊,还真有些期待师尊带她们行走诸夏。

    语出,其余弟子,也是如此。

    年岁相近,彼此相知。


>>>点击查看《秦时小说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