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越坡 > 明越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七百七十六章 山泽损卦(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越坡 章节目录 第七百七十六章 山泽损卦(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也正是因为李氏这种坚决的态度,让汪耀南对她更加放心不下。他也是横下一条心,这次必须带上李氏同行。

    说起来,我也曾经是个医生。但生孩子这事儿,咱可是一点儿也帮不上忙。看沈大哥和汪耀南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我也是干着急。

    按照日子推算,李氏应该是在来年正月底、二月初的时间生产。如果汪耀南在这里等李氏生产了,再回龙头,那至少这批火药得来年五月份之后才能运到龙头。那将大大耽误工期。

    如果让汪耀南带着李氏乘船回龙头,以李氏现在这个身体状况,可能是永远也不能活着回龙头了。

    我知道沈大哥在苏杭这一带神通广大,不禁问道:“苏州的有名大夫都问过了吗?杭州那边呢?其他更远的地方呢?”

    沈大哥摇了摇头,说道:“苏杭这一带稍微有点儿名望的大夫,几乎都请过了。”

    听沈大哥如此一说,我也是摇了摇头。

    沉默了许久,沈大哥突然冒出一句:“还有一个人,如果他肯出手,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沈大哥此话一出,我是为之一振,连忙问是哪里的大夫?

    沈大哥告诉我,这人不是大夫。

    我一听,不是大夫?那是什么?沈大哥不会是要找神汉巫婆之类的吧?

    沈大哥告诉我,这是一个官家之人,不过要请他太难了。

    什么?官家之人?这生孩子找官家之人有何用?

    看我一脸疑惑,沈大哥给我讲了这人的来历。

    这人名叫吴合忠,武城县(今属山东德州)人,生于大元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现任吴中县丞,相当于吴中县的二把手吧。

    当时吴中县属于苏州府的下辖县,处于周庄与苏州城之间,因此,沈大哥对吴中县的情况也是十分了解。

    据说这吴合忠虽是读书人出生,但却精通医术。早年间,其在老家武城县曾凭借自己的医术救下了一位难产三天、奄奄一息的产妇。

    在古代,人们常把妇女生产分娩,比作“下地狱”、“过鬼门关”等。一般的大夫也拒绝参与接生,认为这是项晦气的工作。因此,古代接生通常都是由一些社会低下的接生婆来完成。而这些接生婆基本都缺乏医学知识,就更加大了产妇分娩的风险。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据坊间传闻,吴合忠自从救了一位产妇之后,也是相当不幸运。论才学,论能力,他都是相当出色,可就是为官十多年,始终还只是个小县丞。更不幸运的是,这吴合忠都已年近不惑了,仍然是膝下无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沈大哥才说要想请他出手,实在是太难了。

    “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这句话突然又一下子出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我当即做了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我再去龙头一趟,亲自将火药运送到龙头。至于汪耀南,就让他安心地留在李氏身边。

    当我说出这个决定之后,众人都是为之一怔。

    思淑是最快反应过来的,她握着李氏的手对汪耀南说道:“你就安心地在这里陪着妹妹,龙头的事情有我们呢!”

    还不待汪耀南、李氏发言,我立即说道:“不对!汪老弟不是在这里陪着她,而是带她到吴中县城去。一旦弟妹有什么危险,汪老弟就立即去那吴合忠门口跪着,我就不信那吴合忠一个读书人出生,会生得一副铁石心肠。”

    不待我说完,沈大哥忽然说道:“好!人命关天,这办法值得一试。吴中县城有我的店铺,也有我的产业,这点无需汪老弟操心。半个月之后,我亲自送你们去吴中县城。等将你们送到吴中县城,我也得回来准备去应天的事宜了。”

    事情就这么干将利落地定下来了。

    考虑到汪耀南在吴中人生地不熟悉,一旦沈大哥迁居应天之后,汪耀南一个人照顾老婆女儿更加不便,我便让汪耀南将从龙头带来的那两个跟班儿留下。龙头那方面,只需要汪耀南分别亲笔给他父亲汪大渊和龙头邦国国王李国泰写下一封书信即可。

    沈大哥也表示这样很好,他将亲自送汪耀南去吴中县城,也是跟那边的伙计交待,一旦汪耀南有什么要求,他们必须随时听用。

    当然,我们要改变原计划去龙头,那肯定得给应天方面带个话回去。经过商议,我们决定先去松江府码头,看看那些特战队员之中是否有谁家中确有事情的,就让他们直接回应天,顺便给我们带个话回去。

    为了说点儿高兴的,我便将刘聚大哥赞助一万两黄金、五万两白银之事,说给沈大哥和汪耀南听了。好歹也算是给他们鼓鼓劲儿,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九月十七日,我和思淑等人再次出现在了松江府码头。当众人得知我们改变计划要去龙头之时,都没有什么怨言。由于咱们要派人回应天带个口信,我便提出谁家中有困难的,正好回去给我们送信。可是一连问了几遍,都没有人站出来。

    最终,倒是陈定邦和一名特战队员返回应天了。
>>>点击查看《明越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