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越坡 > 明越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七百六十九章 水底建墓(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越坡 章节目录 第七百六十九章 水底建墓(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龙脉、破坏元朝风水为己任,受到了蒙古人大规模追杀。

    到了元末,卸岭派已淡出众人视线,在中原几乎已难寻他们的踪迹。

    听马悦将这四大门派讲得头头是道,我也是不住地点头。原来这些事儿都是真的呀!并不是小说中的瞎编乱造。

    马悦见他这番话彻底令我们折服了,便指着东边的那一大片海礁说道:“在海面上来看,这些就是一个个岛礁。假如咱们把海水排干,就可以看出这一片片岛礁其实就是一座座山峰的峰顶呀!”

    听马悦如此一说,我是恍然大悟。这龙脉是依山而寻,这东边有一大片露出海面的岛礁,那就说明这是隐藏在海面之下的一大片山脉呀!那这海面之下,是不是也有龙脉的踪迹呢?

    我将这个疑问抛给了马悦。

    马悦点了点头道:“我刚才在船头用罗盘摆弄了好一阵,根据天上的星相,我敢确定此处正是南龙干龙之中第二重要的支龙。”

    什么?第二重要的支龙?那第一重要的支龙在哪里?

    马悦从我们疑惑的眼神之中读懂了我们的心思,他告诉我们,这南龙之中最重要的支龙当然是咱龙头所处的那条支龙呀!

    听马悦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了。不过,我很快又有了一个问题。龙头那个地方,住着好些人,咱们还在那里准备建大海港。风水好,自然是对我们有利。

    可是这个地方,方圆数百里都是人迹罕至,只是偶尔有一些渔民和过往的商船从此处经过。就算这里是处风水宝地,那又有什么用呢?

    马悦说道:“遇水则发,见水为财!这条支龙隐伏于水中,是难得的藏风聚气之地。可惜此处是处于茫茫大海,要是此处只是一个湖泊,在这水底宝穴处建阴宅,那绝对可保子孙后代富贵!”

    “水底建墓?”我和汪耀南、陈维林三人几乎都是异口同声地说了出来。

    马悦点了点头道:“水底建墓是风水易学中的一个偏门,几乎很少有人会去这么做。一是因为水底建墓不易,二是因为水底难于准确地将墓穴葬在真正的宝穴位上。如果能克服这两个技术难题,那绝对比陆上那些依山傍水的宝穴更加宝贵!”

    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汪耀南突然告诉我们,他有一次随远洋商船经过一处海岛,听当地人讲,他们会经常将墓穴葬入海中。他们采取的方法就是先制作一个大木排,然后用石头、三合土在木排上建造一个墓。将死者安葬之后,他们会将墓室密封起来,然后将这个大木排连同墓室划入海中。到了下葬海域,他们会将大木排拆解,那石制的墓室便沉入了海底……

    听汪耀南如此一说,马悦是拍着巴掌说道:“妙呀!按照我的推算,咱们此船西边约两、三里的海域下面绝对是一处难得的宝穴。如果将来谁能葬在此处,定能保子孙富贵昌盛!”

    马悦这么一说,汪耀南笑道:“那这还不好办吗?今日咱们四人在此聊到这水下龙脉宝穴一事,他日咱们在一个大木排上建造一个大墓穴,这个大墓穴肯定不止能葬一人。咱们四人谁先百年之后,就先葬入这墓穴,直到咱们四人全部百年,全都葬入此墓穴之后,再让咱们的儿子、孙子们将这座建在大木排的墓穴划到此处,沉入海中,不就得了吗?”

    汪耀南还未说完,马悦笑道:“这个办法好!胡大哥生于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在咱们四人之中排行老大;我自己生于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在咱们四人之中排行第二;陈兄生于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在咱们四人之中排行老三;汪兄则生于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在咱们四人之中只能排行老四了。咱们四人就按照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秩序,各占这大墓穴的一个方位。如此一来,就齐活了。”
>>>点击查看《明越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