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越坡 > 明越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越坡 章节目录 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宪的忙,既然截了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的近亲属的告状书,为什么又不截下刘炳等人的告状书?

    如果说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的近亲属的告状书上多是些子虚乌有之事,那刘炳等人的告状书上又何尝不是这样?

    因此,杨宪有一个猜测,那就是胡惟庸压根儿就不是在帮杨宪的忙,反而是在故意坑他。

    如果顺着这思路推测下去,那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的近亲属的告状书或许就是李善长、胡惟庸二人设的局。其目的,一是让胡惟庸取得杨宪的信任,毕竟当时杨宪是胡惟庸的顶头上司。另外一个目的,很可能就是故意挑起杨宪与李文忠的明争暗斗。

    以杨宪对李文忠的了解,这人是一个十分心狠手辣、而且是睚眦必报之人,自己因为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的近亲属的告状书,也曾授意人上过不少参奏李文忠的奏折,但自始至终,似乎都没有受到李文忠的反击。

    这才是让杨宪最想不通的。他怎么也想不通,李文忠这么一个人,怎么可能在受到自己的攻击之后,竟然没有任何还手的迹象?

    虽然杨宪现在是身陷囹圄,但在被罢相之前,他也曾是耳目众多,不可能李文忠有任何反应,而他不知道的。

    直到杨宪被罢相之前,他只得到一个关于李文忠的消息。而且这个消息是应天坊间广为流传的一个消息,那就是李文忠曾在福建招募养蛊人。

    要说这个消息,杨宪是早就知道了。当初,杨宪参奏李文忠之时,就专门提到了这一条。只是朱元璋处理了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斥责了李文忠本人之后,对这一条是置之未理,甚至连提都不让人提。

    当初,杨宪还觉得此事奇怪。因为以朱元璋一惯的尿性,对于养蛊用蛊这等有违人道的不法之事,是绝对不会姑息的。怎么到了李文忠这儿,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呢?

    杨宪有一个大胆的推测,那就是李文忠私自招募养蛊人一事,难道是朱元璋首肯?或者说是他默许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应天城内悄悄流传起这个消息之后,朱元璋肯定会认为这个消息是杨宪放出去的。因为当初知道这个事情的,除了朱元璋、李文忠,就只剩下他杨宪了。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就必须要杨宪死……

    推测到这里,杨宪有一股不寒而栗的感觉。这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不仅是心里发冷、发寒,而且是脖子上也发寒呀!

    如果这个推测真的成立,那就牵扯到两个更加可怕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这个放出李文忠曾在福建私自招募养蛊人消息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第二个问题便是,如果朱元璋早就知道李文忠私自招募养蛊人一事,那朱元璋为什么不追究此事?朱元璋和李文忠这又是想干什么?究竟有什么目的?

    很明显,朱元璋肯定是不想让人知道李文忠私自招募养蛊人一事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消息突然在应天传开,朱元璋才怀疑到杨宪。杨宪才被简单的以“放肆为奸事”五个字,被罢相、打入天牢、秋后问斩……

    杨宪说到这里,不仅是杨宪自己感到了一阵寒意,连在一旁的刘伯温听了这话也是差点儿惊掉了下巴。刘伯温怎么也没想到,本以为就是杨宪跟汪广洋、李善长之间的那点恩恩怨怨,最后竟然牵扯到了李文忠、还牵扯到了朱元璋。

    虽然这些只是杨宪的推测,但是除了这个推测,似乎真还找不到杨宪突然被罢相、还要被问斩的合理解释。
>>>点击查看《明越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