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越坡 > 明越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百一十一章 赵敏的大哥(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越坡 章节目录 第六百一十一章 赵敏的大哥(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识理达腊见孛罗帖木儿不奉诏,正合他意,立即带兵亲征孛罗帖木儿,并命令扩廓帖木儿率军一同讨伐孛罗帖木儿。接到皇太子的军令,扩廓帖木儿于五月份欣然领兵前去助阵。

    战争一直持续到七月份,双方互有胜负。就在紧要的关头,没想到元大都守将也速突然宣布归附孛罗帖木儿,并迎孛罗帖木儿入大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不得不退兵冀宁,而扩廓帖木儿也不得不回到自己的老根据地河南。

    而入主大都的孛罗帖木儿立即被元顺帝晋封为右丞相。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朱元璋瞅准时机,派李善长去联络了扩廓帖木儿父子。此时对于扩廓帖木儿父子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扳倒右丞相孛罗帖木儿,至于农民起义军,眼下他们哪有心思去顾及呀!

    恰巧在这种时候,与自己在前线成对峙之势的农民起义军主动来示好,扩廓帖木儿父子哪有拒绝的道理。就这样,扩廓帖木儿父子与朱元璋达成默契,双方互不用兵。

    在这里,再插一个题外话。扩廓帖木儿这个名字,着实是不好记,其实他还有一个好记的名字叫做王保保。

    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应该都还记得赵敏吧!书中赵敏的原名是敏敏特穆尔,她的父亲正是察罕帖木儿,不过那个“汝阳王”的封号倒是虚构的。书中也提到了赵敏的大哥王保保,正是朱元璋此次派李善长去联络的这个人。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本书后面就只提及“王保保”这个名字,不再提及“扩廓帖木儿”这个名字了。

    朱元璋与王保保达成了默契,徐达和常遇春也就可以从庐州撤出来了。那徐达和常遇春究竟去了哪里呢?

    本来我以为朱元璋要很快对张士诚有动作了,但问了朱老爷子和刘伯温才知道,徐达、常遇春二人同时被派去了西线。

    这就让我有些不解了。西线有朱文正坐镇,大汉已被灭,张定边、张必先、邹普胜都已归隐,而且邓愈一路向西南方向用兵,形势发展很喜人。按说西线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只需要搞好民治,稳住局势,剿灭小股大汉的残余势力及各地的匪帮即可。哪需要将徐达、常遇春这两张王牌都派到西线去呢?朱元璋这是要干什么?难道要用大炮打蚊子?

    幸好还有朱老爷子和刘伯温二人为我答疑解惑。

    问题就出在了朱文正的身上。

    话说按察使李饮冰大人带着几个随行官员、随行卫队及盖着朱元璋吴王印的任命文书,坐着应天特派的官船从应天出发,逆长江而上,在湖口进入鄱阳湖,然后由鄱阳湖入赣江,终于是在六月初抵达了洪都。

    李饮冰是朱元璋称吴王后任命的第一位按察使,那可是相当于钦差大臣,沿途所到之处自然是受到了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可是令李饮冰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洪都,一切就大不相同咯!

    其实,李饮冰来洪都之前,也是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的。此次去洪都就是奉朱元璋之命,随时监督以洪都为中心的西边的各级官员,特别是要监督好大都督朱文正。这到了洪都想要正常开展各项工作,自然是不容易的,毕竟朱文正是大都督,算是自己的上级。自己去监督他,他自然不会给自己好脸色看。

    但是,李饮冰也仔细想过了,自己有朱元璋的任命文书,朱文正就是再不待见自己,至少这场面上的事情还是要维持下去的,不至于没到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就跟自己扯破脸皮吧。

    真要是到了那种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李饮冰肯定是会百般谨慎,甚至可能人先撤出洪都,防止朱文正狗急跳墙,干出什么杀人灭口的勾当。
>>>点击查看《明越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