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越坡 > 明越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个老油条(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越坡 章节目录 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个老油条(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也得出去避避风头。

    邵荣面见朱元璋的时候,已是四月十五日。朱元璋正与众幕僚在商议当前危急的局势。

    朱元璋虽是不大高兴,看见了邵荣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大战在即,还得靠这些人出力,朱元璋再怎么着也得给这些人一点儿好脸色看。

    毕竟邵荣之流可不是他的嫡系,这个时候不把他们笼络好,说不定他们会趁机反水,充当天完军的急先锋。

    朱元璋对邵荣是好生褒奖了一番,让其回应天城的家中休息一晚。明日一早,立即出城去牛首山军营,密切关注太平城及采石矶敌军动向。

    邵荣出去之后,朱元璋继续和众幕僚商议对策。可商议来商议去,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甚至有人还埋怨起常遇春,说都是这小子不懂事,杀了三千多俘虏,惹恼了天完军。这下好了,天完大军来了,应天危矣!

    在朱元璋内心深处,他对持有这种言论之人,是极度鄙视加憎恨的。养着你们这帮幕僚,就是指望着你们能替我排忧解难,不是让你们在这里成天发牢骚的。

    再说了,这常遇春杀俘之事确有不妥之处。但问题的根源是他朱元璋和天完政权之间必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常遇春杀俘事件只是加速了这场战争的到来而已。

    不得不说,朱元璋是睿智的。

    但眼下,对于这种埋怨常遇春的言论他不便立即打压,因为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不止一个两个。在这种紧要关头,首要的工作,是要说服大家一同出力抗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秋后算账的事,那肯定得等到秋后。现在还不是清理门户的时候。如果现在把这些人臭骂一顿,甚至处罚一顿,只会让他们迅速投入到徐寿辉和陈友谅的怀抱。

    在与众僚属一通毫无实质性进展的议论之后,朱元璋进行了一番总结性发言。

    朱元璋先是肯定了太平城三位以身殉国将领的功绩,对于逃回应天的王鼎也没有半分责怪,反倒是对其一番褒奖。

    接下来,朱元璋分析了一通天下局势。眼下,天完军虽然拿下太平城和采石矶,但他们已是强弩之末。而自己这边,还有大量精锐部队在东线和南线作战。

    下一步,无非就是收缩东线、南线兵力,加强西线防守。只要能僵持个一年半载,天完军必定因为补给线过长,后继无力。那个时候正是一举击溃敌军的大好时机。

    其实朱元璋说这番话,全是忽悠。眼下天完军士气正旺,而应天城内弥漫着恐慌气氛,真要打起来,应天城危矣!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除了忽悠还能做什么?

    对于收缩兵力之事,朱元璋是立即行动。他派人迅速去东线召回徐达,让其速率部分水陆大军回撤应天,这东线就交给汤和了。

    南线的冯国胜和李文忠也被他召回,整个南线战事就交给邓愈和胡大海了。

    对于采石矶和太平失守之事,我也是最先得到消息的那批人。我对此一点儿都不担心,毕竟我是开挂之人嘛!

    霏儿、淑儿、兰儿可就没我这么淡定喽!特别是思淑,她张罗着咱们全家先上锥子山去避一避。

    霏儿当时有孕在身,这避难之事自然是由思淑来张罗。当然,对于去锥子山的事,霏儿肯定是赞成的。

    兰儿就更不用说,她们三个是商量好了,才一起来跟我说这事儿的。

    我除了说些宽她们心之话,还一再向她们保证,待在应天绝对没有危险。反而是霏儿有孕在身,长途奔波,搞不好容易出现危险。

    可霏儿她们几个还是不放心。在她们心中,跟当时应天城内大部分人的想法一样,不管天完军能不能打进应天来,出去避一避总是好的。

    霏儿她们三个见我不同意去锥子山避难,就想了个办法,她们请朱升老爷子出面。

    四月十六日下午,曹氏差下人来请,说朱老爷子晚上请我过去吃个便饭。
>>>点击查看《明越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