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越坡 > 明越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百零一章 诚王“化缘”(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越坡 章节目录 第四百零一章 诚王“化缘”(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笑着告诉他,我准备从苏州回去之后,立即回趟锥子山,去找刘聚大哥。

    我告诉沈家兄弟,上次我们锥子山在应天置办产业,这次也准备全部出货。

    另外,这些年,我们锥子山还做了私盐及一些其他生意,锥子山也是攒下了不少家当。

    我准备说服刘聚大哥,让锥子山也投资此事。如此一来,咱们这个资金就不是问题了。

    说到这里,沈大哥点了点头道:

    “这个主意好!只要有了锥子山的加入,那不愁这未来的秦淮河畔不繁荣。

    三弟,你回应天之后,立即让金大富迅速出手手中的地皮,从收益之中拿出绝大部分与锥子山合股。

    等双方投资金额都具体确定之后,未来的这个秦淮河治理工程项目就是一个四方投资的项目。

    这四方就是锥子山,三弟你,还有我和弟弟沈贵。

    至于这个具体占比,当然是根据各自投入资金的大小,再签订一个具体的协议。

    这个协议到时一式五份,我们投资的四方一方一份,另外一份就放在应天的工程项目部里面。”

    听了沈大哥这话,大家也都是一片叫好。

    我则告诉沈家兄弟,等我回锥子山谈妥相关事宜之后,到时会让金大富、马振宇拿出一个详细的草拟协议。

    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的话,分别在这五份草拟协议上签字;如果还有不甚合理的地方,大家就提出来,我们再具体完善。

    因为今天的晚宴谈到了这个治理、开发秦淮河的项目,大家的兴致都很高。直到深夜,众人才散去。

    本来,我还想单独与沈大哥谈谈他与张士诚之间的事情的。由于太晚了,只好等第二天再说吧。

    第二天上午,沈大哥刚好没有出门。我便与沈大哥进了他的书房,开始了一次兄弟之间的促膝长谈。

    落座之后,我率先问起前天晚上,张士诚急着找他有什么事。

    沈大哥也不瞒我,说是张士诚与朱元璋在宜兴、长兴二地战得火热。

    由于朱元璋部的水军实力较弱,所以张士诚打算在太湖之内投入更多的水军,配合宜兴、长兴二地的战斗。

    只要张士诚能够在太湖之上牢牢控制水上的优势,即使朱元璋部从陆上拿下宜兴、长兴二地,张士诚也能很快夺回宜兴、长兴二地。

    但是张士诚的水军部队已全部投入战斗,在长江的江面上还有大部分水军在负责江阴至松江府一线的防守,实在是抽不出更多的水军部队入太湖了。

    再加上连年征战,水军的船只等装备也得不到有效的维修补给。

    张士诚这次找沈大哥就是找沈大哥“化缘”来了。

    沈大哥入了诚王府,不仅张士诚亲自出府迎接,连沈大哥的老朋友张士荣,也是与自己的堂弟一道在诚王府门前迎接沈大哥。

    既然张士诚这么给“面子”,沈大哥也不好拒绝张士诚提出的一些要求了。

    当晚,张士诚提出让沈大哥借他三十万两银子的要求。

    张士诚也言明,他此次借钱,主要就是要添置一些水军装备,扩建太湖之内的水军部队。力求在太湖之上,给朱元璋以沉重的打击。

    对于张士诚的这个要求,沈大哥当然是没有办法拒绝的了。当即答应第二天立即调拨三十万两银子过来。

    借了三十万两银子,还不算完。张士荣又帮他的堂弟诚王开了一次口,就是让沈大哥帮着召集一些修船、造船的工匠。

    虽然张士诚的水军部队日常也是有专人维护船只等装备的,但在这种时间紧、任务重的特殊时期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即使把苏州当地及周边的工匠都召集起来,也是满足不了需要。

    而沈大哥这边就不一样了。由于他结交甚广,整个江浙闽一带的大小商人,他几乎都能说得上话。

    当时的泉州可算得上是最大的海港了,泉州港的远洋商船进出也是十分频繁。

    因此,这泉州港从事修船、造船的工匠也是十分多。

    但这泉州可不是张士诚的地盘,要想去他所控制地盘之外,召集一些工匠来帮他修船、造船,张士诚的确是没这个能力。
>>>点击查看《明越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