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越坡 > 明越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里逃生(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越坡 章节目录 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里逃生(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玉则坚持认为,还是应该忠君爱国,不能跟着那些起义军搅在一起。他表示他父亲做的是元朝的官儿,他们就应该为大元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虽然是开了“天眼”的,知道将来是朱元璋的明朝取代了蒙古人的元朝。但这些事儿,我也不能明说,就算是明说,我估计他也不信。

    我只好说,君子和而不同,我很敬重张老弟的人品。

    但我还是再三告诫他,将来若有一天,蒙古人的江山不保,一定不要义气用事,去学文天祥。

    文天祥是为了汉人的江山殉国,死了还能留下千古美名;可元朝是蒙古人的江山,如果他学文天祥,定会让汉人唾弃。

    张玉盯着我,若有的思地点了点头。

    我还告诫张玉,将来千万不要与姓朱的人作对。从他的生庚八字推算,“朱”字旺他的命。

    在那个年代,由于科学不发达,这些玄乎的东西,反而能让人接受。

    谁知张玉一笑道:“如果有两个姓朱的人打架,我又应该帮谁呢?”

    我心中猛然一怔,两个姓朱的人打架。

    这事儿说不定还真能让他赶上,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

    后来,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与朱允炆开战。结果当然我是知道的,朱棣赢了。

    张玉将来还真说不定能赶上这场靖难之役。以他忠君爱国的思想,肯定是帮着朱允炆啊。如果真是那样,那他就是押错了宝。

    咱现在就得提醒他,以后得帮着朱棣打朱允炆啊。

    于是,我又扯了点玄乎的。说他是金命,火克金,以后一定要远离火。如果哪个人的名字中带“火”旁,一定要远离。

    张玉笑着道:“那土生金,我以后是不是应该与名字中带‘土’旁的人多交往呢?”

    我笑了笑道:

    “那倒无妨。

    但是如果你将来的领导,名字中带‘木’字,你一定要紧紧追随他。

    因为虽然从五行来讲,金克木。

    但因为他是领导在上,你在下。木生于土上,也就是木的下面是土,所以就更加能够旺你。”

    张玉虽然对我这番言论是将信将疑,但古人对玄学的态度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还是对我表达了一番谢意,感谢我的指点。

    在通州上了岸,我们继续同行。直到入了元大都,张玉留下一名家人与我们同行,说是帮我们找间客栈,另外也算是知道我们入住的地方。

    他说会尽快安排陈叔明去礼部,对于偰哲笃大人家眷的下落,他回去向其父亲打听后,会来告知我们结果的。让我们就在客栈安心地休息几天就可以了。

    既然有了张玉如此好的安排,那是再好不过了。也省得我们象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三月三初一早,张玉就带着人亲自来客栈了。

    他说他已将我们的情况跟他父亲大致讲过了,他父亲也派人跟礼部的人做好了沟通,让陈叔明现在就带上贡表,去礼部侍仪司。

    陈叔明一听,赶紧是收拾了一番。又将贡表从怀中掏出来,看了一番,再塞进怀中收好,然后与我们道别。

    我则反复叮嘱他,如果我们去寻找偰家人的下落,一定会在这个客栈留下一个人的。如果他办完差事,出了宫之后,一定要在这客栈等我们,千万不要擅自行动。

    陈叔明当然是满口答应了。

    陈叔明跟着张玉带来的两个家人走后,张玉就跟我们说起了偰哲笃大人的情况。

    当年,偰哲笃大人因与丞相哈麻不和,时常受到排挤,最后郁郁而终。

    外放单州的偰逊接到父亲病亡的消息后,立即赶回大都。在大都稍作停留,处理了大都的一些事务,连父亲的宅子也草草贱卖之后,偰逊带着父亲的骨灰及家人去了大都东北方向的大宁府(今热河平原承德一带)。

    但他们现在具体居住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因为偰逊离开大都后,再未有任何消息传回过大都,也未派人回过大都。
>>>点击查看《明越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