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越坡 > 明越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的请求(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越坡 章节目录 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的请求(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们又聊到了战事的问题。

    上次我离开应天之后,李善长立即去了常州,听取了徐达和汤和关于拿下江阴的整个作战计划,并实地进行了查勘。

    李善长认为这个计划成功的概率很大,就迅速回应天向朱元璋报告。

    朱元璋立即命令徐达、汤和按计划行事。

    果然,徐达顺利地拿下了江阴。

    拿下江阴之后,张士诚在太湖西边的兵力逐渐收缩,如此一来攻击宜兴便有机可乘。

    朱元璋立即命令冯国用、冯国胜兄弟进攻宜兴。

    同时,攻击宁国的机会也显现了出来。

    虽然宁国的朱亮祖归顺了元朝,但宁国的北面是朱元璋的部队,东边是张士诚的部队。

    可以说在宁国这里,就是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谁先进攻,谁不一定能捞着便宜,反而会便宜第三方。

    比如朱元璋攻宁国,即使拿下宁国,也会与朱亮祖搞得两败俱伤。张士诚的部队可以坐山观虎斗,最后来个坐收渔人之利,把朱元璋和朱亮祖的部队都收拾了。

    同理,如果张士诚率先进攻宁国,朱元璋部一样可以讨到便宜。

    所以三方除了小打小闹,都是大部队按兵不动。

    徐达拿下江阴,就打破了这个战略平衡。

    张士诚立即命令西线的部队向后收缩,要确保苏州的安全。

    如此一来,宁国东边的张士诚部就力量非常薄弱了,朱元璋可以放心大胆地命令常遇春和邓愈进攻宁国了。

    常遇春攻宁国的事我都知道了。就在常遇春攻下宁国回应天不久,冯国用、冯国胜兄弟就拿下了宜兴。

    朱元璋回了应天,立即调胡大海部去了宁国,给邓愈当副将,目标直指徽州。

    就在前几天,徐达又送来了一个偷袭常熟的作战计划。朱元璋也已经同意,说不定过不了几天,徐达拿下常熟的捷报就会传来。

    就在朱元璋批准徐达这个攻常熟计划的同时,朱元璋命令耿再成迅速作好攻击长兴的准备。

    正好此时朱亮祖部回了应天,朱元璋便让朱亮祖当耿再成的副将,配合进攻长兴。

    也就是说,一旦徐达拿下常熟,耿再成拿下长兴也就不远了。

    东南边的邓愈、胡大海部拿下徽州估计也是迟早的事。

    特别是这胡大海,因为是郭子兴的旧部,郭天叙死后就不大受朱元璋的重用。这人打起仗来十分凶悍,估计也是憋了一肚子火,够徽州的元军吃一壶的。

    听李善长说到这里,我心中又有了一个想法。

    本来我是打算在应天再待个六、七天,给常二哥把缝伤口的线拆了就回石门去接霏儿她们的。

    可现在估计邓愈、胡大海正与徽州元军打得正欢。我如果带着霏儿她们一帮女子和小孩子穿越火线,似乎有点冒险。

    不如再等一、两个月。如果真如朱升老爷子所说,他能说服徽州城内的福童投诚,那从石门到应天都是朱元璋的地盘啦!那这一路过来,也不用担心什么危险啦!

    我正好也可以利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去趟韭菜山的训练基地,看看那边怎么样了。

    另外,我也惦记着黑石岭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唐家父子给我打造的那杆新式短枪,不知道怎么样了。

    同时,我也可以回锥子山看看刘聚大哥,也算给他报个喜,说霏儿生了个女儿,而且霏儿非常赞同这门亲事。

    与李善长聊着聊着,就到中午了。饭菜也端上桌了,我当然是不跟李善长客气了。

    席间,我也向李善长说明了准备把石门的家眷接到应天来住的事情。

    本来这几日就打算回去接的,听他刚才一说,似乎邓愈他们拿下徽州也很快。

    我准备再等一、两月,等徽州的战事结束了,至少的战况明朗了,再去接那一大家子,这样安全一些。

    如此一来,我就请李善长对于徽州那边的军情能及时给我一个反馈,我好安排去接家眷的事宜。

    李善长听我这么说,当即表态,这事儿一点问题没有。

    李善长还说我以后把家眷也接到了应天,就不用老往石门跑了。以后他找我什么事,也很方便了。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点击查看《明越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