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越坡 > 明越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龙头”(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越坡 章节目录 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龙头”(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按照我的理解,这个地方应该是现代的越南呀,怎么会叫陈国呀?  我记得越南古时候不是被称为交趾吗?怎么会称之为陈国呢?  当然关于这些疑问,我只问了汪耀南当时的地名。至于现代的地名,肯定不能跟他说,说了他也不知道。  说到这里,算是打开了汪耀南的话匣子。他告诉我,这陈国就是交趾。  在秦始皇的时候,这里归属象郡。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秦朝的南海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首都设在今天的广州,交趾便成为南越国的一部分。  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在现在的陈国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交趾”这个地名由此而来,以至后来中原人对那一带统称交趾了。  直到五代十国时期,当地居民利用中原的四分五裂局面,摆脱了中原的控制。先后建立了吴朝、丁朝、黎朝、李朝、陈朝等国家。  现在的陈朝,也就是汪耀南父亲书中提到的陈国,建国已有一百余年。  也就是说,五代十国之前,交趾那个地方就是咱华夏民族的领地。  五代以后,那里搞了独立,不过还算是咱们的藩属国。包括现在的陈国,还经常来向元朝进贡。  听汪耀南说到这里,我基本算是明白了,这陈国就是现在的越南嘛,也就是古时的交趾。  但《岛夷志》中又提到,陈国南面紧临的是占城,直到沿着占城的海岸线走完了,才算这个半岛走完了,又进入了茫茫大海。  按说,这占城应该也是现在越南的领土,难道古时候占城是另外一个国家,后来才并入越南的吗?  于是,我又向汪耀南问起了这占城的来历。  汪耀南告诉我,这占城就属于汉武帝时的日南郡的管辖范围。  东汉末年,一个叫区逵的人,杀了日南郡象林县县令,自立为王,从此建立了占城国。  占城自从建国后,一直和交趾争战不断。  说到这里,我算是明白了,现在的越南应该就是包括以前的交趾和占城,估计是后来占城在与越南的战争中战败了,被越南吞并了。  《岛夷志》中还提到了马六甲王国,这应该就在现在的马六甲海峡那一带了。根据书中描述,这马六甲王国,就应该是现在马来西亚的前身了。  至于书中还提到的爪哇、苏门答腊就是现在的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了,全部属于印度尼西亚。不过在当时,这些岛上有很多个小国家。  另外书中提到的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等地,那就是穿越马六甲海峡后途经的一些国家了,地名基本上现在都有。  通过这次与汪耀南对话,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搞清了陈国和占城国原来都是属于现代的越南,只不过当时是两个国家而已。  我正在仔细思索这些问题,忽然汪耀南问了我一个问题。  他说据他父亲书中所说,这马六甲王国所处这个半岛的最南端,被称之为“龙头”,那里有汉人居住。且这个地方常年气候温暖,鲜花遍地,日均温差也不大,给人一种四季如春的感觉,十分适合人类居住。  汪耀南没搞懂的是,按说越往南方去越热,比如当时的岭南之地,就是十分炎热。可为什么这“龙头”还在岭南南边这么远,竟然气候不似岭南那般炎热呢?  按常理说,这“龙头”之地,应该是酷热难当才对,怎么他父亲说此地四季如春,十分适合人类居住呢?  这“龙头”之地应该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地区,按理说是应该很炎热。但由于该地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赤道多雨气候,因此并不显得十分火热,反而是温差小,人体感觉舒适。  就跟我国的海南和广东一样,按说海南的纬度比广东低,海南应该就比广东炎热,实际上海南的气候相比广东来说,居住更加舒适。  这不仅仅是要看纬度的高低,还得综合考虑季风、降雨量等因素。  至于这季风、气候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现代地理学上面的东西,我给汪耀南要真解释起来,估计得相当费劲,还得跟他讲纬度、赤道这些东西,还得讲地球是圆的。  那太麻烦了,因为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大地是平的。  索性,我就跟他说,这“龙头”之地主要是因为地处海峡的口子上,多风多雨,所以温度并不是很高之类的,讲了一大堆。  汪耀南嗯嗯呀呀的半天,似懂非懂的。  我见这真要把事情讲明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便问他,为什么对这“龙头”这么感兴趣。  汪耀南告诉我,他父亲不光是在书中提及这个地方,以前他小时候,他父亲跟他反复唠叨过这个地方,说要是一辈子生活在这个地方,还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因此,汪耀南推断,他父亲很可能去了这个地方。他也咨询过一些远洋商人,听说那个地方的确是气候宜人。  他准备过几年,等钱攒够了,就跟个远洋商人去那里看看,如果父亲真的在那里,他就准备回来接母亲一起去团聚。  听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他老是对“龙头”这个地方这么感兴趣。  以前我在这书上,可没太在意这个地方。经他这一说,抽时间我得好好研究一下这个地方。  我和汪耀南扯着扯着,又扯到了我此次突然来苏州的目的上了。汪耀南也不是外人,这小子从小在外面闯荡,也算有些见识,于是我便把此行的目的跟他说了一下。  汪耀南听了之后,沉思了片刻,跟我说,他觉得我这个想法虽然是有些大胆,但还是值得尝试的
>>>点击查看《明越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