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越坡 > 明越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十五章确定目标(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越坡 章节目录 第六十五章确定目标(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罗仁去搞点吃的,我来思考分组编队的事。  按照我的设想,每十个人分成一个组,准备把这个组叫做班。  我纯粹是按照现代兵制的结构,去编排。准备十个人组成一个班,三个班组成一个排。  以后要是人多了,三个排就叫一个连,三个连就叫一个营。当然这跟当时的兵制是不一样的。  在我国古代军队中,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五两为一卒,五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  自西周时起,我国古代军队大多都是依照伍、两、卒、旅、师、军进行编制的。  那时,社会基层单位被称之为“比”,五户为一比。每当征兵的时候,五户人家各要送一名男丁,一比共要送五人,恰好组成一个伍。不论干什么事情,这五个人总是被分在一起。  直到宋朝,虽然历代在军队编制上有一些变化,但变化都不大。  到了元朝,军队是按10进位制编制的。  10人为队,有队长或称“牌子头”;10队组成1个“百户”,10个百户组成1个“千户”,10个千户组成1个“万户”,万户为蒙古军最高编制单位。  百户、千户、万户既是编制单位,也是长官的名号。  我的想法是,一个班设班长一人,下辖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三个人。  作战时,三个人成品字形站位,这样可以互相协作攻防。  在一个班中,三个小组又成品字形结构排列,而班长在三个小组的中间居中指挥。  每个小组设小组长一人,负责指挥小组其余的两个人。  具体的来说,最前面一个小组,处于左后方这个人就是小组长;后面两个小组,处于最前方的一个人就是小组长。  这样设置的原因是他们的位置离班长较近,有利于战斗过程中班长下达命令。  每个小组设刀牌手两名,长枪手一名。刀牌手一手持刀一手拿盾牌,主要是敌人弓箭射击时,要举起盾牌防御,小组长的配置也是刀牌手。  长抢手主要是为了防止敌人骑兵冲击。当敌人骑兵发起冲击时,刀牌手架起盾牌,长枪手则从盾牌中刺出长枪,抵抗敌人骑兵的进攻。  另外各组根据实际情况,至少两人携带弓箭。班长必须背弓箭,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擅长使用的兵器。  因为马匹有限,暂时也不组建骑兵了,但班长配备马一匹。平常行军时,可以骑,也可以驮运物资。  为什么要三人一组,成品字形站位呢?  我们学几何学的时候,会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状。而且品字形站位攻防俱佳。  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加上陈赓、谢富治兵团,以及陈毅、粟裕兵团,就是成品字形布局,象三把尖刀插入了国军的腹地,拉开了对国民党全面反攻的序幕。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次伟大的军事战略布局。这品字形布局有攻有守,是一个相当完美的阵形。  看过NBA的人都知道,乔丹之所以如此成功,还得益于主教练禅师菲尔杰克逊的“三角进攻”战术。  以至于后来菲尔杰克逊入主湖人后,让科比也从“三角进攻”战术中获益匪浅,开启了湖人王朝,成就了又一天王巨星科比。  因此我将兵制按“三三”制原则组建,就是为了日后排兵布阵时,有利于使用“品”字形结构的三角进攻。
>>>点击查看《明越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