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越坡 > 明越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九百四十七章 吴中献策(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越坡 章节目录 第九百四十七章 吴中献策(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汪振海便是我的女婿。”

    和儿自然是不知道当年汪耀南曾将一个亲生儿子过继给吴合忠之事,听马悦这么一说,自然也是十分惊讶。

    马悦也不再卖关子了,便详细讲述了此事的经过。

    当初,十多岁的吴中被送到吴合忠家之后,汪振海曾陪伴弟弟一同前往。在吴家,吴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吴中的仕途也不像他继父吴合忠那样坎坷,二十多岁的吴中曾在北平布政司任从六品的经历,由于有了与当时的燕王朱棣接触的机会,博学多才的吴中渐渐得到燕王朱棣的赏识。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时,吴中立即坚定地站在了燕王这边。朱棣登基之后,吴中立即被升任为正四品的大理寺左少卿。两年之后,便被提拔为从二品的右都御史。

    也就是在担任右都御史期间,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吴中预感到永乐皇帝想要迁都北平,于是,吴中便找到了永乐皇帝最信任的宦官郑和探口风。

    郑和虽然只是给了吴中一个模棱两可的说法,但吴中坚信永乐帝是想迁都北平的。于是,吴中暗中办了一件大事。

    什么事儿呢?

    那就是绘制了一套重修北平城的详细施工图。

    可别小看了这套重修北平城的施工图。虽然是号称重修北平城,其实就是重建北平城,更为关键的是,这重修的北平城完全是按照皇城的规格,比当时的应天还要气派。

    当然,这套施工图的玄妙之处不仅仅是局限于规格很高,而是深度融合了北平城北诸多山脉、河流的走向,俨然是一座风水宝城。

    当吴中将这套详细施工图单独向永乐皇帝呈递之时,只是说北平乃皇上的发祥之地,“靖难之役”中,北平饱受战火袭击,现在应当重修。至于新北平城的规格为何如此之高,吴中自然也是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他说北元的残余势力仍然时不时犯我边境,假如有一天皇上准备御驾亲征,狠狠地打击北元,这新修的北平城正好可以作为行宫。

    朱棣是一个马背上打天下的皇帝,自从他第一天在应天皇宫的龙椅上坐定之时,就十分思念北平。江南山青水秀、应天繁华无比,可这一切都吸引不了朱棣。朱棣一直就向往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驰骋千(万)里、笑饮胡虏血,那种波澜壮阔的生活。

    朱棣虽然有迁都的想法,而且在内心深处,这种想法很迫切,但他不能表露出来。因为朱棣明白,要迁都北平,必然遭到群臣的反对。自己喜欢边塞那种大开大合的生活,但臣子们却留恋江南水乡的温柔,君臣矛盾似乎无法调和。

    正是因为朱棣在内心深处向往着北平,他才会在与郑和、朱能、道衍和尚这些北平的老班底言谈之间,偶尔表露一下自己的心迹。

    说起来,吴中也算是朱棣在北平的老班底。但吴中是在“靖难之役”发起之后,才投靠的朱棣,况且吴中的家乡就在江南,朱棣自然是不会在他面前表露任何心迹的。这也是吴中为什么要去找郑和探口风的原因。

    当朱棣仔细看完吴中进献的重修北平城施工图之后,他“深情”地看着吴中。他问吴中道:“以前只听说爱卿博学多识,没想到爱卿对工程建设、对风水堪舆还有如此之深的研究。只是这新城虽好,如果没人,那也只是一座空城,未免太可惜。”

    这时,吴中给朱棣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主意。那便是将江浙一带的一些富户、大户迁到北平,以此来充实北平的人口。

    要说迁徙大户、富户,朱棣的老子朱元璋也没少干,当年的沈大哥被迫迁居应天就是个例子。
>>>点击查看《明越坡》最新章节